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營住宅 真能解決小市民住的問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訊】(據中廣新聞林麗玉報導)年輕人在台北市買不起房子,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資料顯示,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屢創新高,統計99年第四季為14.3倍,貸款負擔率更超過50%以上,達到56.2%。也正因為房價、物價高,新婚夫婦不想生孩子、生育率下降,人口結構明顯呈現少子高齡化及單身家戶比率高。為了解決台北市房價高漲、小市民買不起房子,台北市長郝龍斌規劃推動台北市公營住宅,近程目標是要在103年底,規劃興建4808戶,包括市府自行興建、捷運聯合開發分回住宅、市有土地開發興建、社會局管有社會福利住宅、中央社會住宅短期實施方案等。

不過公營住宅規劃,除了興建中的大龍峒公營住宅外,規劃中的公營住宅,包括小帝寶、萬美超市改建公營住宅、松山寶清段及萬華青年段等,都遭居民質疑反對興建,民進黨籍市議員徐佳青點出台北市的住宅問題,議員質疑,台北市的房屋供過於求,空屋率高,但為什麼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子,北市的住屋問題,是在房價遭熱錢炒作,供需不均,台北市政府如果真的要解決住的問題,應該是要建立北市住宅政策發展自治條例,健全房屋的租屋系統。

台北市長郝龍斌規劃在103年前,興建4808戶公營住宅,這個政策也遭到民代批評,台北市的空屋率高,並不是房屋數量不夠,而是因為租屋系統不夠健全,無法達到供需平衡。另外還有民代質疑,台北市政府口口聲聲說要規劃高品質的公營住宅,甚至號稱要採國際競圖找最好的建築師設計,不過從現有的

出租國宅看,萬美國宅儘管北市府拉皮外觀美化了,住戶房子內的天花板水泥塊掉落、漏水、壁癌問題嚴重,市議員林奕華批評,怎麼讓民眾有信心能給民眾品質高的公營住宅。而對於現有的出租國宅,郝市長承諾,今年年底前,會進行一次總體檢,並且針對既有的出租國宅結構及品質改善。

而台北市長郝龍斌要解決台北市住的問題,除了到103年蓋4808戶公營住宅,長遠計畫是要在台北市達到5%的公營住宅比例,約略是4萬5千戶,不過也有民代質疑,如果以台北市政府一年蓋400戶公營住宅算,台北市要達到住宅政策的長遠目標,恐怕要100年的時間。

市議員周柏雅批評,以民國95年台北市的住宅存量,約為86萬多戶,到民國100年,攀升到90萬多戶,這四年間,台北市的住宅存量增加4萬戶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萬戶,而如果照北市府公營住宅的牛步化速度興建,幫台北市政府算一算,大約要到100年,才能達到郝龍斌市長的目標。

議員批評,台北市民要花60年才能買到台北市的一間房子,難道也要等政府100年,才能租得到公營住宅?不管是供需面、現有的公營住宅規劃,郝市長的公營住宅政策,推動至今,不論藍綠市議員不看好,就連周邊居民也激烈抗議,反對公營住宅在自家附近興建,就有議員提出,台北市政府要解決民眾住的問題,不是只有蓋公營住宅這條路,或許也可以給予住宅補貼,更要進一步健全台北市的房屋租售市場,儘管台北市長郝龍斌還特地為了公營住宅到新加坡考察,不過就政經條件、住宅觀念等,台北市與新加坡有許多差異,很難將新加坡經驗複製到台北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