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可能失去IMF總裁職位

標籤:

【大紀元5月1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因總裁卡恩在紐約被捕,可能提前進行其領導人的更迭,這為來自新興經濟體國家候選人可能出掌這個多年來由歐洲人控制的國際金融組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總裁將更迭 機會或來臨*

IMF董事會星期一開會,通報有關卡恩案件的最新動態,但沒有做出是否解除他職務的決定。不願透露姓名的IMF董事會官員說,一些國家敦促就卡恩的去留迅速做出決議,儘管有些國家警告不要匆忙行事。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與發展項目高級研究員普拉薩德說,“無論事態如何發展,卡恩將很難繼續擔任IMF的有效的領導人”。這位前IMF官員說,看來IMF董事會幾天後將做出卡恩去留的決定。

路透社說,IMF向新興國家的權力轉移,為誰將繼任卡恩提供了激烈爭鬥的基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IMF新總裁的產生,應本著公正、透明、擇優的原則。

*擔任IMF總裁重任 唯歐洲人是舉*

歐盟主席巴羅佐說,如果卡恩去職,歐盟將提名候選人。德國總理默克爾星期一曾表示,雖然目前還不是討論繼任的時候,但有充分的理由讓歐洲人擔任這個職位。 德國認為,卡恩稔熟歐洲事務,親自參與解決歐盟和IMF對愛爾蘭、希臘和葡萄牙等債務沉重國家的舒困談判,因此唯有歐洲人才能擔當如此重任。

卡恩除了積極斡旋歐盟和IMF,解決一些歐盟國家債務問題外,他任職期間的另外一個亮點,是改革IMF的投票結構,給新興市場經濟體更多話語權。中國在IMF投票權中所佔份額從3.65%上升到3.82%。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也都相應的增加了他們的投票權比例。

*投票權增加 傳統或打破*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客座教授鮑泰利說,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機構地位的提高,為面向全球遴選IMF新總裁候選人,而不僅僅限於歐洲和美國,提供了機會。

“我完全贊成對新興經濟體開放新總裁人選,我相信,由於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選擇繼承卡恩人選時,中國將能發出重要的聲音。”

鮑泰利說,現在是摒棄1946年以來沿襲的傳統的時候了。這種傳統早就應該改變。如果中國能提出合格的候選人,應被列入新總裁的人選名單。

他說,不僅中俄印巴“金磚四國”,而且土耳其,墨西哥,南非等新興國家都有傑出的人選。新興國家在上兩次IMF總裁更替時都曾嚐試打破歐洲人多年掌管IMF的傳統。

根據多年來沿襲的傳統,IMF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在過去33年中,法國人掌管IMF長達26年。 根據規定,IMF總裁的人選需要至少85%的投票權批准,美國的投票權為16.8%。(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MF總裁涉性侵 法總統路蒙塵
IMF任命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為代理總裁
IMF總裁涉嫌強姦被捕 震驚美法媒體
IMF總裁性侵案再爆新料 保釋請求被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