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生態環保防洪更經濟有效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不久前曼尼托巴省大洪水不僅導致眾多居民無家可歸,利用沙包、堤壩防洪抗災也耗費大量資金。有專家研究表示,如果充分利用水資源,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生態環保的方式,可做到高效防洪、湖泊清理和農業經濟發展三頭並舉。

很多許多研究表明,土壤和水資源管理許多做法,如一代一代的農民為追求經濟利潤,將每一份土地都變成農田,導致加西70%之多的濕地消失或惡化,這些都是導致今年曼省春洪頻現的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濕地不僅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還要貯存大量水資源。濕地水資源抽取越多,人為排水工程越龐大,大家都同時抽水時,很顯然整個系統會強烈反彈。

Ducks Unlimited研究公司對曼省西部Broughton河研究指出,過去40多年來人為排水導致該流域洪峰增加37%,增加流域總流量62%。洪災期間,隨流水流失的磷增加32%,氮增加57%,進入入湖泊系統後造成污染。

紅河盆地委員會一項研究指出,紅河流域花10億投建的一個數百萬公頃的臨時水庫,成功減少20%洪峰,足以避免今次溫尼伯洪災。那麼,曼省今春洪峰減少20%會有什麼結果?邁阿密附近South Tobacco河上的小型水壩,在降雨達到90%後,成功減少曼省Escarpment流域的洪峰。

專家:生態環保防洪 節省沙包和部隊人力

但是,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ISD)水創新中心主任維納曼(Hank Venema)則表示,目前最主要工作是充分利用水資源,與自然化敵為友,做到高效防洪、湖泊清理和農業經濟發展三頭並舉。

他指出,作為長期戰略,農民用部分土地儲存春季流水,政府為其買單,這一部分土地雖然不種植經濟作物,但還是會生長年生野草或狼尾草,這些植物消耗流水中所含磷和氮,防止其注入湖泊造成污染。

溫尼伯湖南端Netley濕地研究指出,秋季狼尾草收割時,同時將流入湖泊中的磷減少60%,狼尾草可做成粒料代替煤用於取暖燃料,草灰88%的磷還可重新植於土中作肥料,環保又經濟,

維納曼指出,過去10多年,曼省防洪工作花掉10億多,上述這種環保經濟模式的收益,可再用於經濟再生產,而不是浪費在沙包、請求部隊支援、分洪和建壩上。

相關新聞
超柔衛生紙毀生態 環保團體推再生紙
安省悄征新生態環保費 引口水大戰
魁省150年一遇洪災 軍方支援
曼省布蘭登多處遭水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