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荒早到 拉閘限電擴大 漲聲又起

人氣 24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今年大陸因「缺水少煤」,3月份以來,用電高峰季節尚未到來,多地出現淡季「電荒」和拉閘限電現象。業內人士分析,政府主導的投資依賴症及工業耗電用戶的大回潮,是電荒的原因之一。

2011年年初就已有20個省(區、市)實施了有序用電。自4月中旬以來,浙江、湖南、江西、重慶、廣東等地先後報告用電緊張,逼迫各地紛紛開始採取拉閘限電和讓電措施。目前大陸「拉閘限電」以華中地區偏重,還有貴州、陝西、河南、山西、湖南、青海等地都有缺煤停機現象。

大陸煤炭是市場定價(如今為維穩不准漲價),電廠「上網價」公定,電是國家控制。網路上熱傳的網友創作的《我為祖國喝茅台》歌曲,更爆出了小市民的無奈,國企獨賣,公款吃喝,賠本人民買單,中石油只漲不跌,花數百萬公款買茅台酒也就不稀奇了!

在發電企業的「上網價」和用戶的「銷售價」之間,有一個差價,這個差價由中間的電網拿走。根據電監會2008年度《電價監管報告》顯示,2008年的平均上網電價為360.34元/千千瓦時,而平均銷售電價為523.10元/千千瓦時,其差價是 162.66元/千千瓦時,中間的超額利潤由電網賺得。

電價又要漲了

大陸國家電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俞燕山5月5日表示,如果來水情況不好、火電企業持續虧損情況得不到改變,夏季高峰大面積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極可能發生,似乎預示電價可能會調整。他更指,部分地區出現的用電緊張狀況,最主要的原因是電價形成機制長期得不到理順。

無論是電力行業監管部門,或是行業組織,在警告今年拉閘限電的嚴重性的同時,均將電荒的起因歸結為上調上網電價無望及電煤不斷漲價,暗示著走出困境的簡單、有效辦法無非是漲價。

一位不願俱名的資深電業人士直陳,一般電力偏緊時,火電企業應盡可能少安排檢修,但在現在這個電荒節點卻有大比例的檢修,根本就是在閒置產能、等待有關方面再次漲價。

大陸華中和華南,今年發生旱災,河流水位都很低,水力發電不足也帶給當地電力供應緊張。浙江省出現7年來最嚴重的電荒,50多萬企業用戶遭限電。

連年拉閘限電 電荒趨於常態

浙江正經歷2004以年來最嚴重的「電荒」,從3月起,部份地區就實施「開三停一」的限電措施,而且是整條線上的工業、居民、單位用電一起停掉。

據廣東統計局網站5月5日發布消息稱,廣東供電形勢嚴峻,最大電力缺口約400萬千瓦。若迎峰度夏前深寶雙回線不能投入運營,供電缺口將擴大至650萬千瓦。

江西省發改委4月底通報全省電力供需形勢時稱,預計受裝機、電煤、來水、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度夏、度冬用電高峰期江西省可能出現100萬-200萬千瓦的缺口,小幅的電力缺口則將在全年電力運行中頻繁出現。

今年一季度,江西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4%。江西省統調發電量累計15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主要通過從外省購電填補缺口。其中工業用電量133.86億千瓦時,增幅貢獻率高達73%。

湖北省電力供需平衡一直面臨較大壓力。一季度湖北省共外購電15.89億千瓦時,相當於購進電煤80萬噸。

浙江省披露,出現自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電荒,全省電力缺口大概在200萬-300萬千瓦。該省目前就已制定嚴格的有序用電方案,對高耗能企業進行輪流限電。

從全中國來看,3月份的全社會用電量已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高峰時段的用電量。國家能源局4月發布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經濟形勢及走勢》顯示,一季度全口徑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09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

此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發布預測報告稱,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缺口可能將在3000萬千瓦左右,相當於福建或安徽全省裝機容量。

缺媒停機 火電廠大面積維修

中國煤炭資源網最新資料顯示,大陸動力煤價格創2年半來新高,電企庫存告急,一些虧損電廠只能貸款買市場煤,部分電企則已放棄發電。

湖南一位業者表示,大陸官方對煤炭價格做了一定「約束」後,不少煤炭大省對煤炭輸出也做了不少限制,湖南調入煤炭不暢,許多火電企業大幅虧損,負債比率甚至高於100%,銀行又對電企惜貸,幾乎沒有周轉資金購買電煤,才造成缺煤停機的現狀。

有分析稱,火電發電越多,虧損越多,故而出現自願大面積檢修、消極怠工。

一位電力行業分析師稱,今年用電緊張來得比往年早,供應不足是重要原因,一季度新增裝機不夠;境內煤價運費上漲,煤炭產量增長預期較低,國際煤價上漲,進口減少,不少電廠因此停工。

用電大戶回籠

另有觀察,去年強勢節能減排後的耗電用戶大反彈,是另一大原因。

中電聯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行業用電量合計3512億千瓦時,僅低於2010年二季度,佔全社會用電量的三成以上。其中,化工、建材、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月度用電量基本與上年月度最高用電水平相當;鋼鐵冶煉、水泥行業用電繼續旺盛,月度用電量連創新高,用電量規模均遠高於上年各月。

有專家提出,當局主導的投資依賴症,是這一事實的根源所在。中共以經濟增長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政績考核體系,使得各級領導幹部拼命在任期內「創收」,只注重立竿見影的經濟增長,不顧長遠發展的整體結構。各地高投入、高消耗的路徑依然如故,僅僅提高電價,無法改善電荒根本問題。

據測算,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9%,而增長主要靠資本、廉價勞動力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只有三分之一,遠低於同期發達國家70%的水平。

相關新聞
有電送不出 浙江部分地區今夏缺電
13省拉閘 電力企業欲以缺煤要挾漲價
貴州停電造成物價上漲  一斤大米15元
電網被嚴重凍傷  長江中下游面臨電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