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鬧錢荒 逼出新一輪搶錢大戰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5月以來,銀行板塊持續走低,銀行鬧起了「錢荒」,銀行大佬們也顧不得言信,出爾反爾地拋出了再融資計劃,同時積極發行理財產品籌集資金。據統計,今年以來,各大銀行公佈的各類再融資計劃,總額約5,000億元。新一輪的銀行融資潮已勢不可擋了。與此相應的大量中小企業鬧因籌不到錢,處境艱難,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很多小企業扎堆倒閉。

銀行三成存款被凍結

據《華夏時報》報導,「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規模可能超預期」、「存款準備金率再創新高」、「日均存貸比考核、出台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不利消息此起彼伏,而在多重壓力下,銀行切切實實鬧起了「錢荒」。

從去年11月起,存款準備金率每月上調已成慣例。央行宣佈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也是2011年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至此,大型、中小型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達到21.5%和19.5%,創了歷史新高。

2010年11月份,央行上調了兩次存款準備金率,此後,維持了一月一調的習慣,以每次上調0.5個百分點凍結資金3,500億元(2011年3月以3,600億元、4~6月以3,700億元粗略計算),9次提存總計凍結資金超過了3.22萬億元。

高盛高華的數據顯示,此次上調所凍結資金,在存款總額中的占比,高於歷史均值。據高華金融業分析師馬寧估算,在綜合考慮央票、財政存款以及準備金率的影響之後,銀行系統存款總額中約29.7%已被凍結,高於2007年至今的凍結資金占比均值(28.3%),也高於2011年一季度末和2010年年末的均值,分別為27.7%、27.2%,但低於2008年三季度33.8%的峰值水平。

換而言之,存款中的三成被凍結,這讓銀行們寢食難安,加上緊縮預期不減,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不斷上揚的可能性,更讓銀行們如坐針氈。

「6月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上調,政策變動對大型銀行、浦發、華夏、興業、寧波和北京的影響有限,因為其超儲率仍有富餘。」據中信建投分析師魏濤計算,一季度末,大型銀行的準備金率22.87%,3月末法定準備金率20%,其超額準備金率2.87%;中小型銀行的準備金率17.39%,3月末的法定部份17%,其超額準備金率0.39%。加上4、5、6月,三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共計1.5%,6月大型銀行剩餘超額準備金率1.37%,中小型銀行超額準備金率基本上沒有剩餘。

因此,對其他中小型銀行政策影響更加負面。「因為超儲率相對不足,銀行必須調整資產結構,減少貼現、同業、債券投資等來騰挪出資金,提交存款準備金。銀行資產結構調整後,銀行資產收益率將下降。」魏濤分析說。

根據申銀萬國的調查,目前銀行業內整體吸存壓力較為嚴峻,大行存款6月仍會出現大幅減少,說明正式進入日均存貸比考核之後,股份制及其他銀行會繼續加強吸取存款的力度,預計6月可能再次出現如同4月份那樣的情況,存款從四大行向其他銀行轉移的態勢,進一步制約銀行的信貸投放。

同時,隨著《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公佈,給予銀行達到新的資本充足率標準的限期也不再遙遙無期,部份銀行迫切需要補充資本金。

新一輪搶錢大戰

對於銀行而言,要增加利潤,就必須擴大生息資產規模;要擴大生息資產規模,就必須不斷擴大資本金規模,再加上監管標準一提高,即使想遠離融資恐怕也難以如願。

6月11日,建設銀行(601939)董事會審議通過了發行800億不少於5年期人民幣次級債的計劃。儘管3個月前,其行長曾表示「建行今年肯定不會再融資」。分析師們認為,現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下,800億次級債將提升建行2011年年末資本充足率1.12%。

這不是特例。中國銀行(601988)也曾在5月17日至5月19日發行了320億元次級債。據統計,今年以來,農行、中行、交行、中信等銀行公佈的各類再融資計劃,總額約5,000億元。新一輪的銀行融資潮已勢不可擋了。

爭奪存款是另一個戰鼓陣陣的激烈戰場。繼高息攬儲被監管部門勒令停止後,層出不窮的理財產品成為了新寵。

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就達到了3,691只,同比增幅達107.71%,發行規模約4.17萬億元人民幣,已超過2010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的一半。

而且期限偏重於短期,根據數據,5月份共有1,506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數量較4月份增加4.51%。

據瞭解,銀行的這種短期理財產品,短的三、五天、長則幾個月,年化利率最低也有3%-4%。有的銀行在每月的最後一天還固定推出一、兩天的理財產品,年化利率可以達到5%,但資金起步額是50萬~100萬元。

一位銀行人士說,由於銀監會6月份開始採用日均存貸比考核,使得銀行更關注日均存款數據,銀行傾向於設計理財產品均勻到期,而減少前期在月末關鍵時點轉回表內的操作,今年前5個月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3%-5%的佔到發行量的64%,而去年僅有26%。

銀根緊縮 大量中小企業鬧錢荒

5月份,中國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5.1%,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慢的增速,證實了銀根緊縮的趨勢。與此相應的是大量中小企業鬧錢荒,很多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對這些中小企業來說,金融危機的慘淡情形開始重演。

浙江工業大學最近對257家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成企業表示缺錢,不少中小企業正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預計,如果央行繼續發力緊縮銀根,中小企業的歇業或破產對2011年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速的負面效應將達到0.3%-0.4%,全年GDP增速則將跌破9%。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最缺錢的是中小製造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的輕工企業,很多企業不是沒有訂單,而是根本籌不到錢來提供訂單需要的生產。」

據《經濟信息聯播》報導,溫州借貸的糾紛案驟然增多,原因就在溫州的中小企業缺錢。溫州一家打火機企業則是看著訂單卻不敢接。從去年年底,企業負責人就一直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直到現在也只融到了總資金量的30%。

浙江特靈輕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江則說,傳統產品本身利率沒那麼高,20%的融資成本的話,產品至少要達到50%以上的才可以做,這個就是非常大的壓力了。他的企業主營出口生意,多數與跨國公司對接,但跨國公司有自己的採購結算體系,結算週期三到六個月不等,這個結算週期等不起。年初至今,他已經放棄了多個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大單子。

一些人付雙倍的利息向親友借錢。為了生存,一些企業甚至選擇高利貸。全國工商聯早前耗時兩個多月對廣東、浙江、江蘇等16個省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當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狀況,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為艱難。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很多小企業扎堆倒閉。

(責任編輯:岳青)

相關新聞
劉德華投拍片鬧“錢”荒 演員不夠竟拿記者來湊
廣州鬧零錢荒 職業換鈔人因應而生
銀行零錢荒 買東西用糖果找零
信貸盛宴結束 9成中小企業鬧錢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