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乳品國標降低再引熱議 專家籲聽民意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喬琪報導)大陸乳品的國家標準於2010年修訂,將該標準降低了許多,曾引發多方的質疑,最近在一次牛奶行業舉辦的內部研討會上,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提出中國奶業標準全球最低,乳品國標再度引起了各方的討論。學者專家建議多聽民意制訂標準,與國際接軌。

2008年奶業大風暴「三聚氰胺」事件,是促成修訂乳品國家標準的源頭,2010年頒佈實施乳製品新國家標準,將蛋白質含量每100克由原來的2.95克降低為2.8克,而國際標準為3克;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新標準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

企業綁架與國情說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近日在奶品內部研討會上針對上項標準指出,中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在全球是最低的,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他說:「提了20條意見,只接受1條。伊利、蒙牛包括生奶、常溫奶、巴氏奶這樣的標準是他們起草的,把很多東西都塞進去:細菌總數調到200萬,甚至蛋白質調到2.80。」

中國奶牛養殖以散戶居多,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優質飼草飼養乳牛的比率偏低,導致牛乳蛋白質含量偏低,奶農們為提高蛋白質含量,將牛乳中摻入了三聚氰胺。參與制訂該標準的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認為,制定牛奶品質標準要從國情出發。他說:「養殖環境比較差,這就包括乳房炎的發病率,這樣細菌數真正按50萬來規定,也是絕大多數達不到標準。在這樣情況下,定格2百萬,就能保證奶農生產合格的奶。」

學者不贊成降低乳品國家標準

黑龍江從事乳品研究和教育多年的張家祥(化名)教授,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國家標準的制訂,是依國家乳業發展的現狀制訂的,他認為這個標準訂的太低,他本人並不贊成,這會對乳製品的國際競爭力起到負面作用。他覺得為了保護乳品企業利益而壓低標準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乳製品可通過後期的檢測、加工、消毒等達到菌落總數減少。

有報導指稱,牛奶在剛離開乳房的一瞬間,其菌落總數其實非常低,每毫升不過 3000~5000個,張教授同意這個論點,他進一步表示,在手工或機器擠乳時,包括手不乾淨、乳牛的乳房清洗不徹底、奶具、奶桶衛生不合格等,都會影響菌落數升高,在收集、運送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很關鍵,所以從擠奶到加工廠的過程中菌數都會增高。

他說,乳品廠加工最主要就是殺菌過程,根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設備,加溫的溫度與時間均有不同,假如菌數在加工前就很高,就必須把溫度調高或時間加長才能達到殺菌作用。他認為要與國際接軌,政府必須把200萬菌落數標準下降。

2種牛奶營養成份不一

曾在福建某乳品公司工作的王小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不贊成國標將蛋白質成份調低,她認為菌落數調高肯定對消費者沒好處。她說,一般的消費者對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及菌落數沒有概念,並不重視;消費者重視的是售價的高低,只要調高售價,消費就會質疑,但蛋白質成份降低,沒人會過問。

王小姐告訴記者,市售的牛奶分二種,一是價位較高的,經60度到85度緩慢加熱殺菌的巴氏殺菌奶,保存期間約7天,市售的一般是像屋脊的紙盒包裝;另一種是價位較低的,經135度高溫瞬間消毒殺菌的牛奶稱為常溫奶牛奶,是樂利盒裝的,保質期一般為半年至一年。這2 種牛奶營養有差別,不瞭解的人會成箱的買樂利盒裝的牛奶,送給老人家補充營養,但這種牛奶的營養成份極低。據專家稱,消毒奶經過巴氏殺菌處理,但其中的細菌芽胞並沒失去活性,必須在0-4℃度下運輸和保存。

王小姐表示還有一種還原乳,就是用奶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的人造牛奶,一般是用奶粉以一比五倍沖泡還原,有時候會加一些牛奶香料,它與鮮牛奶一樣可以為人們提供蛋白質。另有一種酸奶,是經過發酵的牛奶,對腸胃好,有助便秘患者,最好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喝。她還提醒民眾,牛奶的濃醇香都是可以用添加物騙過去的。

王丁棉認為,新國標過於偏向常溫奶,已經導致巴氏殺菌鮮奶在中國液態奶中所佔份額連20%都不到。而巴氏奶在國外是主流,北歐五國消費巴氏奶達99.5%。

專家建議,如果有的人胃部不適合吃涼的或者喜歡喝熱牛奶,可以將牛奶適當加熱,但溫度不能太高,以免造成營養成分流失,一般建議加熱到75℃以下。

籲政府應多聽消費者的呼聲

張家祥教授認為牛奶是可分等級的,純乳營養價值愈高其等級愈高,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乳糖及其他微量元素等營養必須相對提高,對人體才有益。

他認為消費者群體的利益是高於企業利益的,不是像目前國標是以企業利益制訂的。

他說,他為自己力量有限而苦惱,併發自內心地呼籲政府官員一定要走向群眾,多聽聽老百姓的呼聲,不但要聽企業的呼聲,更應多聽消費者的呼聲,然後制定各類國家標準,才會更實際一些,他對中國乳業寄予很大的期望。

相關新聞
三聚氰胺毒奶 熊猫乳品出口15國
大陸毒奶再現  台衛生署追查流向
大陸驚爆毒奶 上海隱瞞一年多 
廣東雅士利三聚氰胺奶粉疑重新包裝售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