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隆殼子絃樂團 說湯圓賣湯圓慶團圓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基隆中正樂齡殼子絃樂團,在原鄉文化協進會理事長簡文象與中正社教站主任許月梅努力下,成員們在愛好基隆海洋與傳統音樂裏,激盪出濃濃的情感,打響了「基隆藍采琴」名號。16日晚間於田寮河畔的市民廣場上,琴聲伴奏,上演「賣湯圓」說唱親情故事,台下民眾則比賽搓湯圓,共同歡度團慶的半年節日。

浪漫的仲夏夜,在午後的陣雨過後,涼風中,藍色的殼子絃,傳來悠悠的琴聲,傳唱著的古老歌謠曲目,讓人想起唐山過台灣,先賢古人的堅苦刻勵的奮鬥精神,想起以前農村插秧播種的農忙景象,赤腳踩在泥地裏的孩子,煙火裊裊的白煙過後的黑夜,乘涼於庭院中…聽著蟲鳴鳥叫聲…啊!家鄉!

「湯圓」象徵團圓、思鄉、思親之意。據載早年基隆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漳州人泉州人遷移來的人最多,相傳為了慶祝農作物豐收,他們有個半年節的習俗,感謝神明與祖先的庇祐,準備湯圓與牲禮祭拜,以表感恩。

找回失憶的民俗「半年節」,就在基隆中正樂齡殼子絃樂團的琴聲中,勾起一段段親情感人的故事,借由搓湯圓比賽,讓手中滾動的湯圓,粒粒圓滿,事事圓滿。中正社教站主任許月梅開心的表示,願所有與會的嘉賓、朋友們,時時都能圓圓滿滿。


基隆中正樂齡殼子絃樂團,藍色的殼子絃,傳來悠悠的琴聲。(攝影:周美晴 / 大紀元)


民眾熱烈參與搓湯圓比賽,要快又要圓,數量多取勝。(攝影:周美晴 / 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