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業率3.5% 年齡群M型發展 畢業生及中年失業惡化

人氣 3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20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最低工資已實施逾 2 個半月,香港政府最新公布 4-6 月失業率維持 3.5% ,但各年齡群組失業率呈「M」型發展, 15-19 歲失業率續惡化升至 18.6% , 45-50 歲群組失業率亦攀升,但在中間的「6、70後」組群失業率下跌。有經濟專家估計,最低工資的年齡代替效應已現,對新畢業生及中年失業率恐進一步惡化。

《星島日報》報導,政府統計處昨公布 4-6 月最新失業率,與最低工資實施前的 3-5 月失業率相同,維持在 3.5% ;就業不足率則下跌 0.1 個百分點,跌至 1.8% 。

失業人數增加 1900 人,最新增至 13 萬 6800 人;總就業人數在經濟暢旺下創歷史新高,達 361 萬多人,較上季度增 1 萬 100 人;總勞動人口則升至 374 萬 7400 人,較前升 1 萬 2100 人。

最低工資至今已逾 2 個半月,不同年齡群組失業率「洗牌」,青少年失業率繼續攀升, 15-19 歲失業率續高升至 18.6% ,較前季度升 1.9 個百分點; 15-24 歲青少年失業率進一步惡化,急升至 10.5% ,較前升 0.9 個百分點,共 3 萬 2400 名青少年失業。

同時, 45-59 歲中年群組的失業率,亦較未推最低工資前差,失業率由 3-3.8% 不等,較年初升 0.2-0.9 個百分點;但兩組之間的「6、70後」組群,失業率顯著回落,30-44 歲壯年人士失業率,較年初時下跌 0.1-0.4 個百分點不等。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新開創職位有助吸納大部分新增勞動人口,失業人數僅輕微上升,未來數月有新畢業生及受最低工資吸引的新求職者,在外圍經濟不明朗因素影響,需視乎新增職位能否全部吸納。

經濟學家關焯照指出,最低工資推出後,勞動力已出現「年齡代替」的顯著效應,由於僱主勞工成本大升,會寧聘擁豐富工作經驗、表現成熟的 30-40 多歲的勞動人口,以取代最年輕的 15-24 歲職場「80後」生力軍,也將較年長年邁的一批中年勞動人口取代。

他預計,未來數月歐債危機等外圍因素或影響本地市場,失業率有機會掉頭回升至 3.7% 。低薪及高薪族最新人數竟同樣下跌,統計處期內數據顯示,月入 4000-7000 港元的低薪人士數目較最低工資前一個月下跌,同時月入 35000-10 萬元高薪一族人數同樣較前大跌,但月入 7000-15000 元人數反升,當中升幅最高可達 3.5% 。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指,相信有僱主為應付基層加薪至最低工資,要將本來較高薪中高層管理,改由年資較淺、薪酬略低人士擔任管理層,以達節省勞工成本。

相關新聞
香港失業率連3季維持4.2%
經濟改善 香港失業率降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