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教授:中國銀行業比預期更糟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清華大學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近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中國銀行業的狀況比你想的還糟糕》。他指出,投資人擔憂中國銀行業的財務狀況,他們害怕過去兩年半來龐大的地方投資公司的貸款終將成為銀行業巨大的壞賬。

然而,銀行業者與部分分析師都說無須擔心。他們指出,中國銀行業有超低的存放比例,約65%,這些銀行將有足夠的現金打銷未來可能衍生的壞賬,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程致宇認為,這樣的說法會誤導,給投資人錯誤的安全感。

首先,他認為存放比是衡量流動性的指標,而不是償債的指標。高存放比表示,銀行可能過於倚賴短期的借款來從事放款業務。其風險是當手上的現金不夠還債時,銀行將被迫出售其他資產挹注,從而產生虧損,最終可能導致銀行破產。足夠的現金準備可讓銀行避免這樣的危機。不過,這與銀行能否吸納壞賬的能力無關。

在虧損的情況下,銀行的償債能力取決於壞賬準備金,以及資產負債表中右欄的自有資本。中國的銀行傾向吹噓平均的呆賬覆蓋率很高,已由2008年底的80%提高至220%。

不過,呆賬覆蓋率很少將近期的放款呆賬考慮進去。按照規定,中國的銀行業必須將放款的2.5%提列為呆賬準備。但實際上,這次的信貸擴張很可能產生20%,甚至30%的壞賬率。

中共銀監會估計,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礎建設項目的借款,其中的23%根本無法回收,另50%將有現金違約的風險。如果中國的銀行業合適地提列呆賬準備,他們創新記錄的獲利將轉為虧損,甚至侵蝕自有資本。

因此,程致宇認為,存放比根本無關緊要,銀行或許還有存款與現金,但如果壞賬太多,銀行仍會倒閉。

事實上,中國銀行業的過剩流動性其實是問題的一部分。這顯示,中國有外部的不平衡,因為來自經常賬與資本賬的現金流入太多、外匯儲備過高,導致國內的存款過剩。

除非資金的流入被控制不流入市面,不然銀行的現金準備將持續增加,存放比持續壓低,結果就是浮濫的信貸。程致宇認為,超高的流動性水準並不是銀行對抗壞賬的利器,反而是讓他們將資金浮濫貸放出去的元兇。

不過,在衡量銀行的流動性上,存放比還有誤導作用。中共為了讓放款獲得控制,中共央行將大型銀行的存準率提高至21.5%。今年6月,銀行平均的存放比是65%,扣除21.5%的存準率之後,銀行實際可放款的空間僅剩13.5%。

此外,許多銀行的壞賬都以未到期的債券或結構債的方式被銀行掩蓋著,今年在貨幣政策緊縮下,這類虛擬的放款大量暴增。

而且,存放比在大小銀行間的差異也很大。全中國的存放比平均是65%,其中大型銀行的存放比是63%,而小銀行則飆高至81%。這顯示,小型銀行必須向大型銀行融通。

近期,銀行間的拆款利率飆高,顯示大型銀行與小銀行之間的關係很緊張,也顯示中國銀行業十分接近流動性危機的火焰,情況比一般指標顯示的還嚴重。

程致宇最後結論,超低存放比的統計數字與償債能力無關,也與真正的流動性關連不大。這個數字只能代表一個徵兆:中國銀行業的核心存在著巨大的不平衡。

相關新聞
日媒體:中國銀行業壞賬高達20%
銀行測壓 中國房市新政做準備
十萬零錢買車 中國銀行服務遭質疑
獲利報告未必好 中國銀行現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