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用罄? 聯準會口水護盤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近一個月來,德國DAX指數大跌24%,美國道瓊指數也重挫17%,創下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大股災。

MSNBC報導,周二,聯準會罕見地承諾,「至少」未來兩年(至2013年中)將維持超低利率。但分析師懷疑,聯準會的政策工具可能用罄,只好口水護盤。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拉弗納(Joseph LaVorgna)表示:「實際上,根本沒有可用的槓桿政策。」

對於當前經濟局勢的看法,聯準會使用的語言漸趨悲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說,經濟增長比聯準會今年先前所做的預測還要差。委員們說,高油價、日本地震衍生的危機等短期因素只是「近期經濟活動疲弱」的部份原因。

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聯準會祭出寬鬆政策,耗資1.4萬億美元購買高風險抵押債券,還額外收購了9,000億美元的國庫券,導致金融市場錢滿為患。聯準會此舉是為了讓信用市場恢復運作,但經過幾年下來,經濟學家卻還是看到了「二次衰退」的風險。

聯準會官員估計,他們購買國債的動作,已讓國債利率下滑了0.5%。前聯儲局理事梅耶(Lawrence Meyer)說,這表示,如果聯準會還要進行另一次購買國債的量化寬鬆,動作必須更大才會有實質的影響。

他說:「我們這裏講的是一萬億美元以上的承諾」,「推動長期利率下降半個百分點?那只是一個動作,無任何意義。」

聯準會導引 長利看跌

目前而言,聯準會將可能持續祭出相對弱化的政策工具。其一是承諾維持其超低利率,如日前承諾的低利維持兩年等。另一個是改變其投資組合,例如賣出短票、買進長券,進一步壓低利率,以便引導車貸、房貸等消費性利率降低。然而,低利率卻會傷害退休民眾的孳息。

梅耶認為:「我同意聯準會可做的事和其政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這不表示你可以坐在旁邊觀望。」

柏南克暗示,目前的0.25%存款準備利率可能進一步降低,聯準會甚至可以對銀行的現金儲備賬戶收取費用。

理論上,這個動作會讓銀行把更多的資金貸放出去。可惜,各大企業目前也是錢滿為患,貸款資金需求將隨著景氣的疲弱而持續低迷。

現階段,聯準會仍然預測美國下半年將維持中度的經濟增長,如果這個假設改變,或者經濟陷入衰退,聯準會可能會採取更加激進的手段。

聯準會仍是終極救援

美聯儲理事克羅茲納(Randall Krozner)表示:「央行是為了成為終極救援的目的而設立的」,「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但不必然會做這些事情。重要的是,要確保民眾知道,萬一事情脫軌的時候,安全網還在那裏。」

非到最後關頭,有些手段是聯準會不會做的。例如,它可買進風險較高的股票,或是賣短券買長券,將五年期的利率「固定」住。

聯準會也可以提高通脹的目標,公開宣示為了復甦經濟可以容忍物價失控的風險。

緊縮與信評的迷思

但不管聯準會怎麼做,美國政府支出的刪減,將會拖累經濟的增長。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Robert Brusca)說:「緊縮政策拖累了這次的復甦」,「為什麼人們都說衰退之後的緊縮是好事呢?我不懂其中的道理。」

至於標普調降美國的債信評等至AA,羅奇代爾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德波夫說:「銀行體系持有政府債券的市值高達2萬億美元」,「如果你調降二房或美國公債的評等,這些帳面的價值基本上已減損。降評之後,你減少了銀行的資產,也就降低了他們資本的可用性。」

此外,還有歐債問題。許多分析師懷疑,歐洲央行是否有能力紓困那些歐元區邊陲國?巴克萊資本研究主管坎特認為:「如果意大利無力償債,大家都要倒楣了。」

相關新聞
當股神遇上全球股災…巴菲特週損104億美元
全球股災  亞洲收盤大跌歐洲開盤重挫
全球股災 台股重挫324點
擔憂景氣復甦 全球股災道指跌破萬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