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脊椎保養 讓孩子學習更好

黃如玉

(Fotolia)

人氣: 399
【字號】    
   標籤: tags:

如果發現小朋友在學習方面,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常常反應頭痛或者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出真正的原因,那麼孩子很可能是脊椎出了問題!美國及加拿大脊骨神經專科醫師黃如玉,著有《孩子的脊骨健康密碼》,她特別提到小孩因為脊椎問題所產生的不適狀況。

如果孩子身體出現一些症狀,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例如有些孩子從小特別不好帶,可能特別愛哭,晚上不睡覺,白天也不睡覺,脾氣很壞,又不愛吃飯;或者餵奶的時候,只能餵一邊,有一些難以照料的固定習慣。

你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些症狀,但他整個免疫系統,即所謂的自癒力比較弱,經常感冒或常頭痛等,也找不出原因,這時你必須懷疑可能跟脊椎有關。

脊椎可分成頸椎、胸椎、腰椎等三大部分。頸椎有七節的骨頭,它可以撐住我們的頭,胸椎有十二節、腰椎有五節,往下包括髖骨等方面,就形成骨盆,所以骨盆它也是脊椎的一部份。

脊椎弧度像S形狀,在發育的過程當中,孩子的脊椎一開始是蜷縮的狀態,之後藉由爬行及站立,S形弧度才慢慢的呈現出來,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好好的去照護我們的小孩,在你抱他的時候,他的頭突然往後,有一個往後轉的動作,都可能會傷害到脊椎。

孩子的脊椎受傷之後,他的身體是不舒服的,所以就特別愛哭或脾氣特別差;或睡覺的時候他會避免不舒服的那一側,所以只固定睡某一側。從這些細節可以發現脊椎可能有一些錯位的問題,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一些現象。

脊椎問題,長期下來就會形成孩子日後的一些狀況,例如有一些孩子他的頭會往前伸,好像頸部多出一塊肉一樣,媽媽就以為小孩駝背,要他挺胸,可是這樣的孩子他是挺不直的,再怎麼用力挺,他的頭一樣是在前面。

另一種同樣會被誤認為是駝背的孩子,他的肩膀特別蜷縮,寫功課的時候是縮著的,睡覺的時候也是縮著的,這種形態外觀看起來像駝背,長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並會出現一些症狀,例如胸口悶,或是出現呼吸道的問題。這些孩子不管是胖、瘦,總喜歡用嘴巴呼吸,所以他的嘴巴常常開開的,晚上睡覺的時候可能會有流口水的情況,到了國高中階段,便會向家長反映他覺得胸口悶悶的、呼吸不太足,或者呼吸很淺,到了年紀比較長時,他會覺得自己好像常喘不過氣。

此時,可能會覺得是心臟有問題等,而去看胸腔科或者心臟科,卻找不到原因。

他們長期覺得自己很累,因為呼吸沒有那麼順暢,既然呼吸不順,便會造成吸入的氧氣不足夠,而影響到個人的學習能力,白天就特別想睡覺,晚上又睡不好,所以小孩若常常出現的上述這些症狀,真的不容忽視。

小朋友若有這樣的症狀,其實可以透過矯正及運動來改善。透過一些很基本的簡單的運動,例如:頭頸運動,簡單的做一些頭部的轉動,可以幫助孩子改變體態,但這些矯正、運動一定要透過醫師的協助,才有辦法做得到。


(Fotolia)


檢測幼兒的脊椎問題

有些孩子因生產過程或媽媽在包尿布時姿勢不正確,都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頸椎受傷。

家長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測試,檢測孩子的脊椎是否有異常。例如跟幼兒玩耍時,讓他坐在你的腿上,然後拿一個他感到有趣的東西(食物、玩具),移動物品,觀察孩子的頭部是否能轉到九十度肩膀的位置處。

有些小朋友你跟他玩的時候,他的頭只能轉到六十或七十度,身體就跟著轉,不會用頭轉,只會用身體轉,或是他身體一側可以轉很大的角度,而另一側只能轉一點點,以上情況就知道孩子頸椎可能有一些狀況。@◇

——摘編自《新唐人電視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