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攀比風蔓延 奢侈品攻陷「90後」

人氣 11

【大紀元2011年08月29日訊】這兩年來奢侈品這個字眼跟中國的關係是越來越曖昧不清,只要在搜索引擎上面輸入奢侈品和中國這兩個關鍵詞,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讓人瞠目結舌的數據出現。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並不都是真正的富人,攀比風也蔓延到普通人以及還不具備消費能力的年輕人。

奢侈品(Luxury)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箱包類的全球頂級品牌路易威登,曾是拿破侖皇后的專寵。夏奈兒、迪奧、紀梵希、歐米伽等品牌旗下更是擁有諸如戴安娜王妃、麥當娜、奧黛麗•赫本、舒馬赫等眾多國際重量級人物。

根據最新公佈的《世界奢侈品協會2010—2011年度官方報告》稱,截至2010年底,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經從2009年的94億美元攀昇到2010年的107億美元,中國成為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

據國內媒體報導,除了北京上海這些大都市,連很多像福州,泉州這樣的二線城市,奢侈品消費熱也很火熱。

在泉州,一個LV錢包要5800元,一條愛馬仕皮帶標價7000多元。據商店導購員表示,「錢包一個月能賣六七個,年底旺季遠不止這個數。」

「價值過百萬元的S級奔馳訂單已經排到年底。」泉州隆星奔馳副總經理林楠直呼,真沒想到S級奔馳在泉州滿街跑,儼然成了「街車」。讓這位到泉州才一 個月的資深業內人士更為驚訝的是,S級奔馳目標定位於40到50歲的消費群體,然而在泉州,消費主力卻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

除了名車,服飾、香水、手錶等個人小物件奢侈品,更是受到年輕人追捧。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很大一部份消費者還是出於顯示身份的「炫耀」心態,尤其是「富二代」,隨著家庭購買力上升,在物質追求上出現浮躁心態。

香港《大公報》24日發自福州的報導說,內地奢侈品的購買熱已蔓延到90後、甚至是00後。購買消費奢侈品的人形形色色,不一定都是暴富者,也有很多是一般民眾。在來自攀比的壓力下,也許擁有一件奢侈品可以令他們精神上得到滿足,也許可以墊高他們的身份。

報導稱,福州某中學14歲女生林希這兩天纏著媽媽給她再買一雙「NIKE」或「adidas」波鞋,理由是「同學都穿」。雖然生活在中國這個二線城市裡,但林希對於奢侈品牌卻如數家珍,LV、GUCCI、紀梵希、希思黎……

普華永道的分析師岳崢指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和國外相比有兩個不同點:第一,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大部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在發達國家,這個市場的主 導者是40~70歲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對於中國人來說,奢侈品大部份還集中在服飾、香水、手錶等個人用品上,而在歐美國家,房屋、汽車、閤家旅遊才 是大家嚮往的奢侈品。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仍然不夠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長了消費中的攀比之風。

(責任編輯:蕭雨晴)

相關新聞
紐時:中國新貴帶動情婦市場
北韓人民被淹 金正日遊艇兜風
美經濟雖低迷 富豪購買奢侈品反增
大紀元九評和退黨周刊(08/14-08/2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