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悉尼為當地制傘業帶來生機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章悉尼編譯報導)七月份的悉尼可能是在該月世界上最潮濕的城市了。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當亞洲遊客離開他們當地,例如胡志明市等而來到悉尼旅遊時,就發現七月份的悉尼和他們的家鄉沒甚麼兩樣。今年七月的悉尼和往年相比多下了兩倍的雨水,是最濕潤的一個月。

上次悉尼人經歷類似的潮濕天氣是在1950年,當時的大雨水迫使一些居民必須撤離避難、讓有軌電車脫軌,還將幾輛汽車也沖走了。強勁的拉尼娜現象(La Nina)給昆省和紐省的海岸帶來了大量的雨水,同時也為當地的制傘業帶來了生機。

澳洲老牌制傘公司(Shelta Australia),從創業開始到今天一直為人們提供避雨工具。該公司是由三兄弟在1911年創立的家族生意,公司在肯特街(Kent Street)的一個倉庫裡曾有一個雨傘裝配線,工人們手工安裝雨傘供應市場。男工製作雨傘架,女工則將雨傘拼接起來。當時製作一把雨傘要花費15到20 個小時。

澳洲Shelta制傘公司的執行董事郝斯(Anthony House)有一個來來去去的好商業夥伴,那就是拉尼娜(現象),正是她為澳洲的北部和東部不斷地帶來大量的降水。在過去的100年中,郝斯先生和他的家族可以看到正是拉尼娜現象帶來了雨傘銷售的起起伏伏。

他說:「拉尼娜現象來時,我們雨傘的銷量也增加,這就像晚上過後是白天一樣準確。當有拉尼娜現象來時,我們的訂單一定會增多。」

氣象局的氣候學家派伯樂(Acacia Pepler)說:「拉尼娜現象可以在變強之前幾個月觀察到,去年我們五月份就觀預測到了拉尼娜現象,直到七月它才正式變強。」 可是澳洲Shelta制傘公司要安排雨傘生產來說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當年郝斯兄弟幾天之內就建立了澳洲Shelta制傘公司,但到底天氣如何仍然取決於上帝的安排。郝斯先生說:「我們從來無法預測甚麼時候旱季會結束,甚麼時候雨季會降臨,這真是一個難以猜測的過程。在旱季的時候,雨傘會被大批地堆在倉庫的貨架上。」

澳洲Shelta制傘公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澳洲最後的雨傘製造商。從1982年起,雨傘的設計和生產被轉移到了中國大陸。今天澳洲Shelta制傘公司在澳洲、新西蘭和日本銷售大約20種不同的雨傘。目前在悉尼的工廠仍在生產花園內與咖啡點所用的大型休閒傘。

現在的雨傘售價要比過去便宜許多。郝斯先生解釋道,現在的一次性雨傘的出現使得人們對他們的雨傘不太關注了。他說:「那些老年人通常會珍惜他們的老雨傘,但是那些忙碌的年輕人則在天氣迫使他們買雨傘時,才買上一把便宜的雨傘。」

在2006到2007年度,由於厄爾尼諾現象(El Nino Effect)出現,情況正好相反,當時天氣非常的乾燥,那年的雨傘銷售量僅為三十五萬把。而今年郝斯先生預計雨傘的銷售量將達到六十萬把。

郝斯先生說:「當厄爾尼諾現象或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們對將面對乾旱或濕潤的季節還是有些概念的,我們會據此來調整我們的存貨。」

相關新聞
悉尼舉行7.20法輪功反迫害集會遊行
悉尼建築業非法中韓勞工被嚴重欠薪
悉尼伊士活大火封路 商業街停業損失重
悉尼一週好去處 20110729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