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地絕食趕走4百貪官 網友看好印度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道)印度著名的反腐活動人士哈扎雷(Kisan Baburao Hazare)為期兩週的絕食抗議活動取得了勝利。辛格政府接受了他的團隊提出的三大反腐關鍵原則。哈扎雷被稱為「新甘地」,多年來反腐,他已把400多名貪官趕下台。此事引發中國網友熱貼:「印度:我看好你!」

哈扎雷結束絕食 政府接受三大反腐原則

南都報導,安納‧哈扎雷28日10時左右在首都新德里結束了持續288小時的絕食抗議活動,在現場數萬名支持者的歡呼聲中,哈扎雷表示,政府最終接受了他提出的有關反腐敗的三大原則,這是全體人民的勝利。不過他同時強調說,這不是終點,他只是暫時停止絕食而已。在他和人民面前還有 更多的事要做,例如改良印度的選舉制度等。

27日,印度議會上下兩院經過整整一天激烈的辯論最終通過口頭表決方式接受了哈扎雷團隊打擊貪腐的三大關鍵原則,包括:設置「公民章程」;擴大反腐監管範圍,將更多低級別官員置於監管範圍之內;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面都成立獨立的監察機構。不過,有關決議還將交由議會常務委員會進行審核,等待最終意見。

總理辛格隨即致函哈扎雷通報了議會的辯論結果,並要求他立即停止絕食抗議。哈扎雷隨即表示同意,並在28日上午履行了自己的諾言結束絕食。

反腐口號 感動年輕一代

德國之聲報導,過去幾週,印度媒體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哈扎雷身上,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當作頭條新聞立即得以傳播。74歲的哈扎雷被印度人親切地稱為「阿納」(Anna),即兄長。

許多年輕人希望投身「第二次獨立」——這是哈扎雷對他發起的這場革命的稱呼。新德里的一位女大學生說:「我們立下誓言,絕不行賄受賄,我們在『臉譜』(facebook)上張貼了『在印度清除腐敗』,這是我們的口號。」印度是全球青少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年齡為26歲,30%的印度人還不到14歲。

自從迫使前總理英迪拉‧甘地1975年實施緊急狀態的抗議運動以來,印度還未發生過規模如此龐大的示威運動,也沒有出現過數千人被捕的局面。哈扎雷已成為抗議運動的象徵性人物。尤其是當許多年輕人看到,在人口11.3億的印度,一個個人的聲音竟然能被大家聽到,都激動不已。

哈扎雷要繼續他的鬥爭。在他結束13天的絕食被送進醫院前,他宣佈,不久將開始一次全國範圍的旅行,目的是杜絕有違法行為或受到懷疑的政治家參加選舉。

中國網友熱議

哈扎雷的反腐故事引起中國網友熱議:

印度有了這幫人,全面超越中國的日子不遠了,我們的反腐鬥士哪裏去了 -——一粒金丹

印度:我看好你!——楚門界

抓進去了居然還能活著出來 ——溫柔一刀

阿三絕對有前途 ——吸金平

從現在起,我們真的沒資格叫人家「阿三」了。不管你服不服.……——重慶市網友

我再不叫你們阿三了,看了你們這事,俺臉紅 ——uuunknown

希望印度為亞洲的文明、富強、民主、自由做出新的貢獻 ——安徽省阜陽市網友

「新甘地」反腐 400多名貪官下台

20年前,哈扎雷在家鄉成立了反腐組織「人民反腐運動」。他帶領支持者抗議當地40名林業官員與商人進行權錢交易。這些官員最終被撤職或調離。

此後,哈扎雷一直致力於反腐。他徒步走遍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每一個村莊,行走1萬多公里,向村民們普及法律和民主知識。「如果你討厭哪個貪官,就要用選票把他選下去,他不是你們的老爺。」

2003年,哈扎雷倣傚甘地,發起「堅持到死」絕食運動,迫使4名貪官下台,因反腐得罪權貴,哈扎雷已三次入獄,但每次被捕都讓他聲名遠播。

有統計顯示,通過發起各種抗議行動,哈扎雷成功地讓400多名腐敗官員走人。哈扎雷迅速成為21世紀激勵著千百萬印度人的聖雄甘地式人物。

反腐鬥士:「絕食至死」

近來,哈扎雷反腐目標集中在一件事:出台一部反貪腐法。2010年,辛格政府向議會提交了一份反貪腐法草案,但哈扎雷發現,草案沒有給民眾足夠的監督權,也無法保證起訴腐敗者。

於是,哈扎雷要求國會重新審視這一草案,給予公民更大的知情權與獨立調查權,還在2011年4月發起「絕食至死」的抗議活動。絕食進行了5天,引起強烈反響。

今年6月,哈扎雷在互聯網上公佈了自己提出的《公民監察法案》,並與當局的版本進行對照。為讓自己的法案進入議會討論,他組織支持者在8月16日發動絕食抗議,但在抗議舉行前一天他被捕了。

8月19日出獄後,哈扎雷來到政府提供的示威地點,同上千名支持者開始新一輪絕食。哈扎雷說,他將堅持到議會通過一部強有力的反貪腐法案為止。印度政府擔心他身體撐不住,做好了隨時將其送往醫院的準備。28日,他的絕食反腐讓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議。

經歷生死 哈扎雷思考生命意義

1937年6月15日,哈扎雷出生在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個叫瑞雷根‧悉地的村莊。他是老大,下面還有6個弟弟妹妹。全家生活一直很困難。哈扎雷被姑媽領養來到孟買。小小年紀他就開始學著獨立,賣花貼補家用,後來,還開了自己的小店,並把兩個弟弟帶到孟買謀生。

1962年,25歲的哈扎雷應徵入伍,當上陸軍汽車兵。1965年,他被派往印巴邊界參戰。當年11月12 日,巴基斯坦對哈扎雷所在的印軍基地發動空襲。空襲過後,哈扎雷的同行戰友都死了,只有他一人僥倖活命。

經歷了生死,哈扎雷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他偶然翻到一本印度哲人維韋卡南達寫的小冊子,呼籲年輕人為建設國家而奮鬥。這本書喚醒了哈扎雷心底的熱情。他開始大量閱讀維韋卡南達、甘地等人的著作。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他遭遇車禍,又一次險些喪命。他下了決心,要「馬上投入到為大眾服務的事業之中」。

改變家鄉 獲「榮譽公民獎」

38歲那年,哈扎雷從部隊退役,回到出生的村莊。他認為, 「甘地說的很對,建起混凝土的城市並不意味著發展」,「如果沒有自立、自給、自足的鄉村,印度成為強國的夢想將不可能實現。」

在哈扎雷的帶領下,村裡人堅持發展可持續農業,把家鄉從一個乾旱貧瘠的窮困之地,轉變成了繁榮的「示範村」。哈扎雷的努力,為他在家鄉乃至全國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他被譽為印度的「新甘地」。為表彰哈扎雷的工作,印度聯邦政府1992年授予他「榮譽公民獎」。

哈扎雷一輩子沒結婚,幾十年中,他住在村中寺廟的一間小屋子裡,也不到同村的親人家裏住。他總是穿著白色衣服,戴著傳統的印度帽子,過著簡樸的生活,哈扎雷唯一的收入是部隊的退休金。

相關新聞
瑜伽大師反貪絕食  印度成風
印度反腐網站紅火 中國幾天就被熄火
印度反腐活動人士被捕引發各地抗議
聲援反貪健將 印度爆發抗議  4千人遭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