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年影像藝術節 呼朋引伴玩電影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自即日起至至10月16日止,展演「百年影像藝術節─影像裝置藝術」。由9位藝術家分別以時間、空間、影像與聲音等電影符號,串聯5種不同的創作方式,讓大家呼朋引伴一起來體驗「玩」電影的經驗,也成為裝置藝術中的一份子。

由觀念藝術家高俊宏、看板畫家魏榮欣、吳培欽、鄭武旭的「是誰在微笑?」;木天寮藝術團金啟平、吳冠穎的「讓城市說—移動風城」;及跨領域美術創作黃心怡、張士飛的「時。光。機」;數位科技黃心健等人的「身影城市」及「百年電影膠片時光廊」,分別以科技、數位等元素,創作出別出心裁的裝置藝術。


看板畫家魏榮欣在自己的創作前簽名(攝影:鄒莉/大紀元)

高俊宏以向新竹資深演員致敬作為出發點,結合參與、裝扮、影像裝置等方式,讓民眾一起扮裝成許不了、金玫、柯俊雄在電影中的角色,作品還加上電影畫師魏榮欣、吳培欽、鄭武旭所繪製的三件電影看板,裝置於影像博物館前的有樂廣場。

吳冠穎表示,花了近2個月的時間,設計了一個會移動的機器人、內裝攝影機,為了這個重達30公斤的機器人,研發時燒掉了好幾個馬達。「移動風城」是以城市中形形色色不斷走動的人為主體,進而帶出蘊含在其中一個又一個故事。機器人它會主動找尋參觀者、找尋想聽故事的人,告訴他們新竹曾經有過的夢。


吳冠穎(左)、金啟平(右)與製作的「移動風城」。(攝影:鄒莉/大紀元)

黃心健策劃的「身影城市」,運用舊時的電影看板,以及電影中曾經出現的重要建築,結合數位互動裝置,將參訪者身影轉換為有趣的互動裝置。觀者可以用自己的身影,勾畫出一個專屬的電影佈景,並重新回憶這些充滿味道的建築、看板。

黃心怡、張士飛的「時。光。機」,則利用影像的合成,在同一張照片中,設定五個景框,並且利用連續畫面,使這五個景框中的圖有了關聯性,各自組成了五個有關新竹的影像故事。

「百年電影膠片時光廊」係運用台灣老電影經典圖像,以膠捲方式呈現,裝置於有樂廣場通往展示區的通道,民眾得以散步觀賞台灣懷舊電影經典圖像,喚起過往的記憶,猶如漫步在電影的時光廊道,來參觀的小朋友更是「玩」的不亦樂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