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戰發源地? 雙日出行星現身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顆行星,類似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中星際戰爭的發源地、亦即天行者路克(Luke Skywalker)生長的沙漠星球「塔圖因」(Tatooine)。此行星環繞雙星運行,每天有兩次日出日落,儘管沒有生命生存的條件,卻展現出銀河系中行星的多樣性。

據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網站報導,與「塔圖因」一樣,這顆被命名為Kepler-16b的行星環繞一雙星系統運行,因此每天有兩次日出和日落。

此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200光年,其兩顆恆星彼此以41天的週期互相繞行,平均距離約2,100萬英里。兩者都比太陽小、溫度也較低,因而使Kepler-16b成為較冷的行星,其表面溫度約華氏零下100度至零下150度。

Kepler-16b的重量約為木星的1/3,半徑為其3/4,因而類似土星的大小和質量。它以229天的週期、6,500萬英里的距離環繞雙恆星運行,接近金星的225天週期。

該中心天文學家卡爾特(Josh Carter)表示:「Kepler-16b是首次確認、相當清楚的環雙星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它繞行兩個恆星,而非一個。」它的發現代表大自然創造了多種行星系統,而太陽系只是其中一種。

科學家藉由行星凌日(planetary transit)的現象──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恆星會稍微變暗,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開普勒(Kepler)太空望遠鏡偵測到Kepler-16b這顆行星。

科學家發現,此雙星系統的兩個恆星在沒有互相遮蔽時,其亮度有時候也會稍微變暗,顯示有第三個星體影響。而其亮度變暗的情況會不定期出現,這表示每次當第三個星體經過時,雙恆星在其軌道的位置都不同,亦即第三個星體是繞行雙恆星,而非單一恆星。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9月15日出刊的《自然》(Science)期刊。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科學家 太陽系罕見橢圓矮行星有冰層覆蓋
適生命系外行星 距地球約20光年
尋找外星生命  美天文學家監測86顆行星
京女生英特爾大獎賽獲獎 並獲小行星命名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