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一週新聞簡訊(2011/9/12-18)

【大紀元2011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荷蘭記者站報導)
希臘破產對荷蘭的影響
援助希臘的最壞打算是讓希臘在控制下破產,這將導致金融界的恐慌。財政部長德•亞赫(De Jager)仍對希臘報有希望,9月15日財政部長德•亞赫承諾借給希臘的錢會包括利息在內如數歸還。但議會對此疑問重重,議會要求財政部長德•亞赫最遲星期五寫信給議會,闡明希臘援救的具體計劃。所有議員都想清醒地瞭解荷蘭政府與希臘的約定、援助希臘對荷蘭的影響、將希臘逐出歐元區是否正確。如果希臘破產對荷蘭的影響,其它幾個經濟危機國家又將怎樣。PVV政黨的領袖威爾德斯(Wilders)說:「如果早聽我們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恐慌。現在我們有權知道,荷蘭人民有權知道,因為這也涉及到他們的錢。我仍然堅持,希臘應該從歐元區出局。」威爾德斯的發言得到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只對身份證卡急需者優先發放
9月15日荷蘭內務部長致信予各市政府,由於擔心身份證卡短缺,要求各地只為急需者發放身份證,其餘按順序排隊辦理。不久前,最高法院宣佈:「政府不得對辦理身份證進行收費」後,人們蜂擁前去辦理身份證。內務部擔心身份卡會出現短缺。故而發出通知,只對急需者優先辦理。例如,身份證即將到期者、沒有其它身份證件者、14~18歲少年無駕照或護照等,他們可以提前辦理。

從2013年起移民融入課程完全自費
9月15日荷蘭內閣作出決定,從2013年1月1日起,荷蘭政府將全部取消移民融入教育政府扶持資金,所有移民的融入學習完全自費。取消這筆扶持資金的原因是,荷蘭要接受融入課程的實際人數遠遠多於計劃人數,政府無法繼續支付這項資金。Eindhoven市政府和Apeldoorn市政府正逐漸取消這個資助。Utrecht還在儘可能地讓更多的融入者接受免費的融入教育。此後,如果有移民自願進行融入課程的學習,荷蘭有專門的貸款系統。

使用虛假地址 停發救濟金
目前荷蘭有40萬人在市政府登記的地址和在UWV登記的地址不一致,或登記錯誤地址,為此政府每年損失超過1億歐元 。為此,社會事務部部長要嚴厲打擊騙取救濟金現象,對使用虛假地址或地址錯誤者不再發放救濟金。

居民明年多交幾百歐元醫療保險
從明年起,荷蘭醫療退稅補助(zorgtoeslag)將明顯減少。特別是中、高等收入者,他們將為自己的醫療保險多支出幾百歐元。年收入超過3.7萬歐元的,明年將多交近1千歐元的醫療保險。這是荷蘭Telegraaf報9月15日登載的文章披露的,從2012年起,標準收入家庭每年少領160歐元的補助,標準收入單身者每年少領100歐元補助;夫妻雙方都是最低工薪者,每年少領100歐元補助,最低工薪單身者每年少領40歐元。

高速公路發生近50起”射擊”汽車案
9月14日晚上7點左右,在鹿特丹附近A4高速上,一輛汽車側面玻璃被打破。昨天在Vaanplein路口處也有汽車玻璃受損。此類事件目前已發生近50起。警方分析是罪犯用氣步槍射擊造成的,但至今沒有找到一顆子彈。因此目前還不清楚是罪犯投擲石子所致還是射擊所致。

政府將大量消減兒童生活津貼
近日,荷蘭社會事務部部長亨克•坎姆普(Henk Kamp)向眾議院發出修改兒童生活津貼方案。按照這一方案,政府將大量消減兒童生活津貼。具體規定為,從2013年開始,1個孩子的家庭每年津貼減少1011~1307歐元,2個或2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每年津貼減少1322~1914歐元。對中低等收入家庭,只有兩個孩子可以領取兒童生活津貼;父母年收入超過10萬歐元的,不再發放兒童生活津貼。此外,年收入超過8萬歐元的家庭,領取兒童生活津貼的金額也將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減少。

荷失業率略升
荷蘭官方公佈數字顯示8月份失業人數增加了8000人,使總數達到421000人。荷蘭統計局CBS說,目前5.4%的勞動力人口沒有工作,但遠低於10.1%的歐盟失業率,屬於歐元區最低水平。8月是連續第二個月顯示失業人數增加。平均而言,有25,000多人在2011年上半年一直沒有工作。

新難民政策或嚴格化
荷蘭移民事務大臣李爾斯(Gerd Leers)計劃向內閣提出5條法律草案,以期收緊荷蘭的避難收容政策。據悉,此措施主要針對非法外來者和在逃罪犯。李爾斯希望這些法律能夠有助於驅逐非法外來者。這些法律草案的條文中規定,在荷蘭居留不足三年的外國人若觸犯法律而被投監,即使只有一天的監禁,也將面臨立即被遣返的危險。

荷蘭反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加入申根
移民大臣雷爾斯(Gert Leers)日前表示,荷蘭將反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申根國家,因為這二個國家在打擊腐敗方面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芬蘭表示支持荷蘭。

相關新聞
荷蘭一週新聞簡訊(2011/8/22-28)
荷蘭一週新聞簡訊(2011/8/29-2011/9/4)
荷蘭一週新聞簡訊(2011/9/5-11)
組圖:高雄鳳凰花季 繽紛花海如火把般豔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