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風暴》票房異軍突起 剖析伊朗社會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宇威綜合報導)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伊朗的電影對大部分華人觀眾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然而,將於明年二月在臺灣上映的伊朗影片《分居風暴》(A Separation)則已轟動世界影壇,不但在本國,而且還在英國、法國大獲票房,並奪得多個國際大獎。


法、英、德票房連續大捷《分居風暴》代表伊朗出征奧斯卡,圖中為榮登柏林影帝的伊朗超級鉅星薩哈比侯賽尼(Shahab_Hosseini)。(圖/海鵬影業提供)

  
由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導演的《分居風暴》強勁出擊,不僅一舉捧得今年第61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及最佳女主角獎,還創下了首日13557人次觀看的歷史記錄。在英國和德國,《分居風暴》的票房也是一路看漲,好評如潮。
  
早在今年6月,《分居風暴》就已在澳洲悉尼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影片獎和6萬澳元(約合182萬臺幣)的獎金,而日前又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上獲得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看好這個異軍突起的黑馬的索尼經典(Sony Classic)公司已花巨資買下了該片的北美發行權,並準備在年底前上映。
  
《分居風暴》是阿斯哈.法哈蒂繼《海灘的那一天》(About Elly)後的又一部震撼國際影壇的鉅作,影片通過發生在一對分居夫妻和一個意外流產的女傭身上的故事,對伊朗的社會、法律、宗教以及兩性關係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
  
電影開拍前,阿斯哈.法哈蒂曾親自調查家庭事務的訴訟案例,對法官與警察進行深入訪談,由此導出了這部情節曲折、扣人心弦、極具震撼力的鉅作。影片不僅受到電影評論人和觀眾的廣為推崇,更被業界奉為伊朗版的《羅生門》(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上世紀50年代的經典作品)。
  
劇中演員的高水準的表演也是該片獲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18歲就成為魯卡諾(瑞士電影展)影后的女星塔蘭妮.阿莉多絲蒂(Taraneh Alidoosti),不著任何表演痕跡地把一個看似依附男人卻又個性獨立的少婦表現得入木三分。而巴巴.安薩裡(Babak Ansari)的陽光俊朗,則完全折服了觀眾。同時把四位演員推上影帝、影后的寶座不能不令人對導演的用人水平咂舌。
  
導演法哈蒂不僅擁有高超的藝術造詣,更有不畏強權的剛正人格。在今年柏林電影節的頒獎典禮上,他公開抨擊伊朗政府對藝術的箝制,聲援遭政治迫害而被軟禁的伊朗導演賈法.潘納西(Jafar Panahi)。為此一度引來伊朗高層的施壓,但該片在國際影展上的高漲虹勢迫使伊朗政府終於決定讓《分居風暴》角逐明年的奧斯卡小金人。
  
本片將於今年金馬影展上搶先和觀眾見面,明年二月正式在臺公映。@*

責任編輯:梁夢竹

相關新聞
柏林影展贏家《分居風暴》 法國票房開紅盤
《分居風暴》柏林拿獎 法國開票創佳績
《龍捲風暴》7月中上映 北美首映票房估5千萬美元
第七屆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公佈入圍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