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評中國城鄉收入差距世界第一

人氣 14

【大紀元2011年09月23日訊】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城鄉收入差距比為3.23比1。9月22日,德國媒體稱,實際差距遠比社科院公佈的數字要嚴重;對比世界其他國家,中國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農村問題專家認為,城鄉二元制結構為根本性原因。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佈最新報告,其中中國大陸城市和農村收入的比例為3.23比1,對比國際勞工組織在2005年公佈的數據,絕大多數國家的城鄉人均收入比都小於1.6,目前中國城鄉之比的數據遠遠高出了其他國家,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城鄉二元分割體制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北京晏陽初平民教育發展中心總幹事、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副秘書長邱建生認為,目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實際情況應該遠遠比社科院公佈的數字還要嚴重,如果社科院的研究中將城鄉的福利也列入總收入的範疇,這個比例將更加懸殊。

邱建生直指中國的城鄉二元制體制為城鄉收入差距巨大的根本原因,「城鄉二元制的城鄉結構,這是根本的原因,現在整個中國基本發展的現狀就是『窮人很窮、富人易富』,僅從教育相比較,現在的高校農村人的比例越來越低,比如人民大學的商學院及好的經濟類高校,基本沒有農村生源,都是縣級城市以上的學生,這就是一個表現,農村的人就會越來越沒有機會,這也是未來繼續城鄉更加不平衡的原因。」

中國獨立學者、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秋風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也認為目前的這個數據會比實際更低,他也認同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城鄉二元體制:「中國城鄉居民本質是不平等的,當然收入差距就會很大。城鄉不平等不僅是收入,也體現在所有方面。」

改變城鄉不平等需要改變根本性制度

邱建生認為農村對整個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要破解現在城鄉不平衡現狀,應該從社會公平、公正的角度來制定更好的社會財富分配機制等:「中國社會的基礎還是農村,從長遠來看,中國再怎樣城市化,甚至達到70%的城市化水平,農村人口還是占很大的比例。」

秋風認為改變城鄉收入懸殊現狀,需要改變現有的諸多制度,有些是根本性的制度,比如說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公用財政的基本規則、包括人大代表的選舉等,幾乎所有的方面都需要改變。

德國:實現農村與城市生活等值

目前,德國城市化水平高達90%,但形成了城鄉統籌、分佈合理、均衡發展的模式。上世紀50年代,德國各州政府開始助推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倡導的「城鄉等值化」理念:通過土地整理、村莊革新等方式,實際農村與城市生活雖不同,但是等值。1965年,巴伐利亞州制定了《城鄉空間發展規劃》,將「城鄉等值化」確定為區域空間發展和國土規劃的戰略目標;要求城鄉居民具有同等的生活、工作及交通條件,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水、空氣、土壤等自然資源。

而早在1955年,德國政府就制定了《農業法》,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和出租,從而盤活土地資本。1967年德國制定了《合作社法》,1970年以來,德國的大多數農業合作社走上了相互聯合之路,最後發展成為地區性、甚至是國際性的合作聯盟。德國村鎮在一系列的措施下變得很富裕,城鄉差距自然就縮小了。

美國著名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曾指出:「城與鄉承載著同等重要的價值並需要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土地整理、產業升級等方式,實現農村與城市生活的等值,才是縮小城鄉分化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不平等 農村出現轉學潮
中國城鄉差距首破万元 30年來最懸殊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擴大 隱藏社會不安來源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破萬冠全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