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金融交易稅 上路難度高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特稿)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沙柯吉針對歐債問題的2012年首輪會談,就歐盟實施金融交易稅獲得共識。主導解決歐債問題的德、法要獲得泛歐的支持卻相當困難。

藉著課徵金融交易稅來遏制金融市場短線投機的歪風,其實並不是新的想法。英國經濟學者凱因斯(John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就建議,可藉由開徵金融交易稅來遏止投機。諾貝爾經濟學者杜賓(James Tobin)在1970年代也提出,課徵外匯交易稅可減少外匯投機性交易。

歐債危機導致歐洲金融市場動盪不安,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去年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表示,他認為,如果德國、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能一同實施金融交易稅,應該可以發揮作用。

歐盟委員會在2010年10月即提出課徵金融交易稅的方案,並且於2011年9月正式向歐洲議會提交這項建議案,希望從2014年起開始課徵,對象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基金、股票交易商及避險基金等。

根據這項建議案,不論是股票、債券及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等衍生金融產品的交易,買方和賣方都必須繳付稅金。股票交易的稅率是0.1%,而期貨及信用違約交換等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的稅率是0.01%。

如果一家銀行售出價值10萬歐元的股票給某一風險基金,銀行和基金都必須繳納100歐元的金融交易稅。如果一家進出口公司向銀行購買價值10萬歐元的外匯期貨合約(currency futures contract),所課徵的稅金是10歐元。

德國經濟學者分析,全球化的環境下,精明的投資人在全球股市和匯市交易頻仍,為了賺取價差。如果開始課徵金融交易稅,投資人就會考慮是否進行獲利有限的交易。主張實施金融交易稅的歐洲國家,希望能有助於穩定股匯市。

資金是解決歐債危機的重要關鍵。如果課徵金融交易稅能順利實施,歐盟委員會估計,每年的金融交易稅總額可達570億歐元。不過,如果交易最活絡的倫敦股匯市不加入課徵的行列,恐怕很難達到這個目標。

倫敦是全球最重要交易市場之一,目前全球1/3以上的外匯交易是在倫敦進行,而且所有歐元區國家的大銀行,在倫敦都有分行或辦事處。

英國首相卡麥隆在2011年12月上旬的歐盟高峰上堅決表示,英國不能接受課徵金融交易稅。多位歐洲股市專家認為,如果僅是17個歐元區國家實施金融交易稅,銀行和基金可能會轉到紐約、倫敦、蘇黎世和新加坡交易。

德國曾經針對股票及債券交易課徵稅金,股票交易的稅率是0.25%,債券交易的稅率是0.1%;不過,政府公債及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並不課稅。由於稅收有限,政府在1991年停止課徵。

瑞典政府在1984年開始課徵金融市場交易稅,由於投資人紛紛出走,對當地市場造成重大衝擊,瑞典政府在1991年也取消了這項做法。

歐盟委員會其實也考慮到金融機構會採取易地交易的做法來避稅,所以,課稅的辦法是針對交易者的所在地,而非交易進行地,以總部在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銀行為例,即使是在歐元區以外地區的股匯市交易,都會被課徵金融交易稅。

股市分析師指出,這種課徵方式,牽扯很廣,所以付諸實施的難度很高。

最熱中課徵金融交易稅的,是法國總統沙柯吉。德國媒體批評,沙柯吉元月初到柏林,藉著與梅克爾的會談為他今年競選連任造勢。梅克爾了解德、法的意見一致對於安定市場情緒的重要性,所以會做出些微讓步,表示金融交易稅的實施可先從歐元區國家開始。其實,解決歐債,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課徵金融交易稅。

相關新聞
憂歐債 亞股全面跌
歐債危機金融裁員  更勝海嘯
歐債危機  台經建會短中長期因應方案
金穩機制信評降  歐債更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