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減緩 經濟學家:恐「硬著陸」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傑多倫多綜合報導)去年中共政府採取多種措施,遏制通貨膨脹和房價上漲,試圖讓中國經濟擺脫過熱增長勢頭,實現經濟增長「軟著陸」。中共政府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經濟增長減緩,第4季度經濟增長為過去2年半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學家指出,今年中國社會和經濟形勢嚴峻,出口嚴重萎縮和房價大幅下跌恐導致中國經濟 「硬著陸」。

亞洲及中國經濟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最新報告指出,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現在正步入衰退期。數據顯示,中國去年(2011年)第1、2、3、4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9.7%、9.6%、9.4%和8.9%,成下滑趨勢。

加拿大皇家銀行香港分行分析師Brian Jackson指出,今年中國將進行最高層權力交接,權斗白熱化,穩定壓倒一切的中共政府將全力維護物價穩定和保持經濟溫和增長,很大程度上只會「微調」經濟政策,很難出台市場所期望的大膽刺激計畫。

中國經濟增長減緩 物價居高不下

中共國家統計局1月17日(週二)發表數據顯示,去年中國GDP增長率為9.2%,比2010年的增長率(10.4%)低1.2個百分點。去年第4季度GDP增長率為8.9%,連續第4個季度經濟增長減速,為2009年4月以來最低季度增長。

經濟學家指出,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和房地產市場萎縮導致中國去年經濟增長減緩,並將在今年繼續。進出口增長為過去2年最低水平,房屋銷售連續4個月下滑,為過去3年最低水平。

投資公司Nomura Holdings香港分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志偉(音譯)指出,中國經濟最糟的情況還未出現。他預計,中國大陸今年第1和第2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為7.5%和7.6%。

世界銀行(World Bank)1月18日發表的最新報告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為8.4%。瑞穗銀行(Mizuho Bank)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貿易和房地產市場將繼續萎縮。

中共官方週二公布的數字還顯示,去年物價上漲高於政府調控的目標水平,形勢仍然不樂觀。去年(2011年)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2010年)上漲5.4%,超過政府年初確定的(4%)物價調控目標1.4個百分點。

下週一開始,中國進入中國新年,中國民眾對高物價仍然怨聲載道,特別是蔬菜價格,有的已經高過水果價格,令低收入者望而卻步。

中國經濟和社會形勢嚴峻

《環球郵報》1月17日報導指出,儘管去年第4季度GDP增長8.9%,全年增長9.2%,今年對中國來說是「複雜而艱鉅」的一年。一些經濟學家擔心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

「無論從國際經濟環境,還是從國內環境來看,2012年都是極其複雜、極具挑戰性的一年。」 中共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承認:「前景令人沮喪,非常複雜和嚴重。」

迄今為止,中共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確實是在放緩,儘管不像預計的那樣劇烈,給人的印象是「軟著陸」。但是,經濟學家指出,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做出比較有把握的判斷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對歐洲出口訂單的大幅減少和美國經濟的持續萎靡不振,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即所謂的「硬著陸」。

英國投資銀行Barclays Capital香港分行經濟分析師長江(音譯)指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嚴重的2個風險是:房價大幅下跌,和歐債危機惡化導致中國出口大幅減少。

中國經濟依賴出口,出口業僱用成百上千萬的勞工以及為政府創造財政收入。歐洲債務從去年開始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影響。

由於出口訂單大幅減少,工廠減產或停產,工資減少或被拖欠,失業人數增加,廣東省去年12月以來出現社會騷動。年初,成都、廣西等地出現工人大罷工,此起彼伏。

另外,房地產占中國經濟13%,近年來每年增長28%。這種增長率是不可持續的。房地產價格上漲,使政府可以進行大規模投資,因為各省和地方政府出售土地,並把土地作為大規模貸款的抵押。

200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Paul Krugman指出,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泡沫正在逐漸破滅,並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例如商品(如銅鐵等建築材料)需求下降,資金鏈斷裂,出現美國和歐洲類似的那種金融債務危機。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專家:中國經濟無路可走 坐等崩潰
美商界人士籲用經濟手段應對中國網控
看新聞學英語:全球經濟衰退減緩中國出口
外電:預測中國經濟崩潰突成顯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