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逆轉 1980年來首見貿易赤字

【大紀元2012年0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由於強勢日元、歐元危機和自然災害的衝擊,日本或許面臨了自1980年以來的首次貿易赤字。

從平均每年相當於2.7%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盈餘,到如今的貿易赤字,《金融時報》形容,這是一個戲劇化的轉變。

去年3月地震和海嘯後,工廠和基礎設施的損壞,大大打擊了汽車和電子產品的出口。下半年泰國的洪水讓更多的日本產能癱瘓。另一方面,整體出貨量也因日元對歐元在此期間升值 17%而受到傷害。核電設施的關閉也導致日本依賴更昂貴的進口化石燃料。

東京野村(Nomura)的經濟學家Masaki Kuwahara認為:貿易赤字是不太可能繼續擴大,除非原油價格繼續上升。

但也有人認為,由於日本貿易夥伴增長乏力、貿易量持續下降、相對於出口的進口價格措施,加上持續上升日元,貿易赤字可能揮之不去。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週二宣佈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沉重壓力下,調降今明兩年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同時維持其主要利率幾乎為零──無擔保隔夜拆款利率0.0%-0.1%。

日本央行將當前財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預期從增長0.3%下調至退縮0.4%﹐同時將下一財年的實際GDP增長預期從2.2%下調至2.0%。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Yukio Edano)上周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他不否認﹐在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日本存在可能陷入長期貿易逆差的趨勢。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東京的Hiromichi Shirakawa預計﹐今年日本將和2011年一樣出現貿易逆差。他表示﹐只要日元兌美元匯率繼續維持在歷史高點附近、能源價格高企和全球需求相對疲軟﹐日本就沒有可能恢復貿易順差。

但,日本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從全球汽車市場到內窺鏡市場﹐日本製造企業都佔有大量的市場份額。造成日本出口下滑的一些因素是暫時的﹐比如歐美經濟疲軟導致的海外需求不振﹐以及日元兌美元和歐元創歷史新高等。一旦日元升值的勢頭被遏制住﹐日本製造企業的競爭優勢也將重新顯現。

據日本財務省(Ministry of Finance)的數據顯示﹐日本持有的外匯儲備和對外投資(例如對美國國債的投資)規模﹐要比其他國家對日本的投資高出251萬億日元。日本的資本項目盈餘高於世界其他任何國家。

相關新聞
日本經濟泡沫的迷思(之一)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