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有幸 : 「兩聯」字的神奇昭示

——從中共歷代「領袖」的民間常用稱謂看中共解體的必然趨勢

金有幸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06日訊】 中國的漢字非常神奇。但很多的中國人卻不以為然,天天與漢字打交道,每天寫,每天說,平平常常,點,橫,撇,捺,豎,毫無神奇可言。我相信,絕大部份中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這是因為絕大部份中國人都沒有想這些事情,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來關心,來思考這一問題。

我們先講一個歷史事件,您可以當作故事來聽,信不信息聽尊便。在秦始皇時代,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六國之後,北方邊境一直得不到安寧,總是受到騷擾。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如唐朝就有詩云:「不叫胡馬過陰山」,秦始皇也一直為此事所煩擾,後來民間又不斷有民謠傳出:「亡秦於胡」,秦始皇就以為他的秦國會被「胡人」所亡,為了確保大秦國江山千秋萬代,不受北方少數民族的騷擾,於是在全國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修築阻隔「胡人」的萬里長城。但「亡秦於胡」是否就是亡於「胡人」呢?非也,後來的事實很明瞭,強大的秦國亡於他的兒子胡亥。這就是中國漢字的神奇之處:一語雙關,一語多關,或諧音,或轉意,或借題發揮等等不一而論。

我們言歸正傳,來看看中共歷代「領袖」的稱謂,然後再來一一分析,逐個細說。

中國歷代「頭領」的民間稱呼如下:「朱毛」、「劉鄧」、「江胡」、「習李」。這基本是按照他們的歷史出場順序來排列的,換句話說,歷史就是這樣安排的。

先說朱毛。

其一,朱者,赤也。這裡朱和毛不是並列關係,而是修飾關係,朱是毛的形容詞。所以,在毛當政時,「全國江山一片紅」,紅寶書,紅五星,紅旗,紅衛兵,無處不充斥著紅色的東西,而毛澤東本人也被稱為「紅太陽」。朱德在毛身邊也就是個陪襯,名義上是總司令、委員長,卻沒有一點實權,所以說朱是毛的裝點、是毛的修飾,是非常恰如其分、名副其實的。

其二、朱和誅同音。「誅」者,殺也。殺人者,儈子手也,就是說毛是個大儈子手,是個殺人成性的大魔頭。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況就知道確實如此:無論是他黨內的、黨外的,只要他不高興了,他不爽快了,他就要給你來一下殺威棒,不管你是平民也好,不管你是國家主席也吧。大家都知道,劉少奇是被他整死的——堂堂的國家主席,被他打成為「叛徒、內奸、工賊」,1969年死在河南省的監獄時,全身長蛆,一陣惡臭,十分淒慘。彭德懷是被他整死的——「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死的時候,火化時連真實姓名都沒有,無人知曉。多可悲的「元帥」,多可憐的國防部長。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共所謂的高官如:高崗、饒漱石、李立三、賀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普通老百姓被他害死的就更多了。歷次的運動,從四清、三反、五反、鎮反、反右到「文化大革命」,次次都有大批的老百姓遭殃,據稱,在其統治期間,被整死和餓死的人有四千萬以上,所以說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那個時代的最大的儈子手。

其三、在當時的民間,一直有歌謠流傳,叫「豬死毛落地」。公公然然,在1976年的7月,當朱德死後不久,毛澤東就在76年的9月9日被閻羅王叫去了。

接下來,我們來說「劉鄧」

大家知道,這「劉鄧」明裡就是指「劉少奇」和「鄧小平」,也常用來指「劉伯承」和「鄧小平」,因為鄧小平和劉少奇、劉伯承都有相當長時期的搭檔,不同時期所指的「劉」雖有不同,但「鄧」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鄧小平。

鄧小平有著名的「三落三起」,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因為反對「城市中心論」,鄧小平被關進了監獄,撤銷了職務,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直到1935年的遵義會議,才東山再起;第二次「落起」是「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成了第二號「走資派」到1973年出任國務院副總理;第三次「落起」是從1976年開始,他又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給整了下去,到1978年才又全面復出。

為甚麼鄧小平總是鹹魚翻身、大難不死呢?我們從「劉鄧」這裡就看到了玄機,「劉鄧」其實就是「留鄧」,鄧小平是唯一一個從中共建國的「頭領」過渡第四代「頭領」的人:第一代他有份(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二代他掌權,第三代他監護,第四代他指定。而留鄧的目的也就在於此,好讓他把中共承傳、過渡下來,不然,中共繼續「文化大革命」,經濟繼續壞下去,可能早就完蛋了,我們就看不到更拙劣、更無恥的中共的表演了,就難以讓人們認清甚麼是真正的好人甚麼是真正的壞蛋了。
而「江胡」呢,大家應該就比較清楚了。

我們常聽俗話講「走江湖」或者「跑江湖」,就是說一個人在社會上闖蕩,憑著一張嘴,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東吹吹,西拍拍,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盡用些不正當的手段,幹些不良的勾當(這確實是江澤民的真實寫照)。我們看看,鄧小平死後,江澤民獨攬大權的這些年裡,中國的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的道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看看對中國現狀譏諷的描寫,就可見一斑了——人民政府(腐),愛民(名)如子,秉公(貢)執法,大公(貢)無私,死(私)而後已;各級領袖(秀),大力支持(吃),檢查驗(宴)收,擇優(油)錄取;領導特色(色),繁榮昌(娼)盛,獨領風(鳳)騷;德才(財)兼備,白手(收)起家,以逸待勞(撈),勤勞(撈)致富;兩袖清風(勤俸),久經(酒精)考驗;假冒偽劣(威勒),大行其(欺)道;人民萬歲(稅),生(身)不由己。大家看看,這都成了甚麼樣的社會!

再者,「江湖」在上海、江浙一帶,還有一種說法,叫著「倒江湖」,也叫「搗漿糊」,就是給你搗那種粘粘乎乎的東西,想法讓你搞不明白,說穿了,就是瞎掰,瞎糊弄,也就是瞎折騰。江澤民,胡錦濤都來自於江浙,(江來自於揚州,胡來自於泰州)他們深知到倒江湖的深意,在手法運用上也十分嫻熟,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都表演的十分光鮮。江澤民說:全國的鄉親們啊,我給你們解釋一下「三個代表」,你們都知道,我是多麼的節儉,我作為國家的黨政軍之元首,我的第一塊表用了幾十年了,表上的裝飾花紋貓頭鷹都很朦朧了,我都還保留著啊;第二塊表,很精緻,也很適合我帶,但這是借的別人的,不長時間,我就歸還給人了;這第三塊表啊,是我最喜歡的了,不僅玲瓏剔透,而且聲音啊還特別悅耳,我享用了很久很久,不捨得啊。但最後,我還是放棄了,作為一個老黨員呀,就應該以身作則,不能這樣講享受,不能這樣看到好的東西就佔為己有,所以,我最後還是忍痛割愛了。這三個帶表,是我一身經驗的總結,為了這三個代表,把我畢身的東西都捐獻出來了。而「胡總」呢,他有一句致理名言——「不折騰」,還有「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說的好動聽好動聽的,人民沒被他擇騰死,算是夠幸運的了。不過,他說的也對,他用醫療、教育、住房的三座大山壓下來壓死你們,看你們誰有本事還能動、還來折騰?

各位看官,你們說這「江胡」是不是搗江湖的高手?真是搗的得心應手、搗的萬分嫻熟!但不管他如何了得,如何「搗」的好,他也就是「倒」巴了,也就是說,他不行了,要倒了,雖然還將倒未倒 ,在那裏免為其難的強撐著,但離崩潰已經不遠了。

最後,我們得說說「習李」了。原本「胡總」要李克強坐第一把交椅的,因為擺不平各方的關係,特別是「江」系的關係,只好退而次之了,而讓習近平一馬當先搶了頭位。

我們先來分別看看習近平、李克強的名字。

「習」者,學也。「近」者,在周圍,不遠也。「平」乃一般,平常之意。這三字連在一起,就是通過學習也只能接近一般的水平。按照孔子聖人把人分成五大層次的說法:聖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此人只能劃在最後一類了。

而李克強呢,我們都知道,「李」乃十八子,以一當十八,好漢也。「李」又可分為「一小又一了」,體會字意,非常乾脆利落。「克」可分為「十兄」、「十口兒」、「古兒」,無論怎麼分法,都盡顯男兒本色。強就更不用說了,乃有力、強勁、勝過、優越等意,所以,李克強乃有真才實料之人,不然,他也不會在全無背景的情況下升到如此的高位。

但「習李」一搭配,就麻煩了,不管是「習李」也好,還是「李習」也吧,都一樣不會有好。先看「李習」,其一是講李在學習、實習、練習過程中,具體怎麼講呢?就是李如果在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他會和當今胡錦濤的前半段一樣,不能獨立不能拍板,因為根基不勞,受到的阻制太多。其二是說要「離席」,(「李習」的諧音),就是說要離開了,或者是正在離開的過程中。

再看「習李」,這兩字連在一起,本意讀出來,毫無意義,互不搭邊,所以將來合作難以有共識。李克強對「強」者很有辦法,但對像「習」這樣關係廣而能力平平的人,往往不好應對。我們看「習李」這兩字,還得從民間的俗話來解讀。俗話常說「和稀泥」,這裡的「稀泥」就和「習李」諧音上了,就是說兩人由於圈子不同,能力迥異,「強」者地位低,「平」者地位高,想不到一塊,做不到一起,加上中共的亂象已成定局,最後,他們只有「和稀泥」的份了,而「和稀泥」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能是越來越糟,越來越糟,最後,毫無辦法,這個「習」也就再也「席」不下去了,中共也就徹底玩完了、徹底解體了。

正所謂:天意如是,人又怎能奈何! @

相關新聞
港議員:中國人盼結束迫害 不要屈服暴政
哈維爾支持中國民眾退黨:用道德對抗共產黨
中國過渡政府:人心向背決定政權存亡
唐子:希望2012成為實名退黨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