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濱城大火倖存者重新站立 親述生死經歷

人氣 2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如慧澳洲悉尼綜合報導)3個月前在澳洲悉尼西南區濱城(Bankstown)公寓大火的倖存者江伊諾(Yinuo Jiang)在數月的治療後,終於重新站立,並首次公開講述了當天生死一跳的前後經歷。與同樣選擇跳樓卻陰陽相隔的張萍康(Connie Zhang)相比,江表示自己是幸運的。但令人擔憂的是,造成火災的根本隱患至今仍未消除。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12月13日(週三),正在利物浦醫院接受治療的江伊諾在經歷了6次手術後首次重新站立。15米高處的縱身一躍導致她的臀部和腳踝粉粹性骨折,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卻沒有對其背部、頸部、頭部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她說:「我的教會朋友第一個趕到,日夜為我祈禱不曾離開。如果不是醫生的挽救和及時的手術,也許我已經離開人世了。我只知道,我真的很幸運。」

這名27歲的華裔留學生希望在明年2月能重回西悉尼大學校園攻讀兒童早期教育學位。

江伊諾在回憶9月6日下午的那場大火時說,當時她絕望地站在6樓公寓的窗台上,眼看著右手邊的鋁合金窗框在1000度的高溫中融化,她的腿部和腹部已經被灼傷,周圍是滾滾的濃煙和熊熊的火焰。在那一刻,她聽到了發自心中的一個聲音:「跳下去,你就有活路。」

就在江伊諾跳下去之後,20歲的張萍康也選擇了跳樓,但卻不幸當場身亡,她給江伊諾留下的最後一幕就是站在被大火包圍的陽台上。根據江的描述,火災前公寓突然發生斷電,當時她和張萍康,以及3個月前認識的室友曾(Jason Zeng)正在陽台上。陽台上的空調外機內部突然出現火苗,「空調機後面有很多粗大的黑色管道,只聽『砰』的一聲,就起火了。」

曾立即向空調機潑水,但由於是短路引起的火災,火勢有增無減。沒有合法居留身份的曾擔心警察趕到後遭到問訊,將前門打開逃離。由此形成的對流加劇了火勢,並點燃了榻榻米床。迅速竄升的火焰隨即融化了室內的水泥牆,瓷磚也墜落在地。

由於無法靠近前門,江伊諾和張萍康只好退回至臥室,但室內的濃煙已令人窒息。江伊諾回憶說:「我記得張萍康首先爬到了窗外,我們彼此沒有說一句話,因為當時的情況確實萬分緊急。我們也不知道應該說甚麼,因為說甚麼都無濟於事。我只知道濃煙已經灼傷了我的背部,我能去的唯一地方就是窗戶。」

江伊諾還講述了康復的艱辛,尤其是眼見父母為自己承受帶來的心理壓力。火災後,已近花甲之年的父母從東北哈爾濱趕到悉尼,守候在病床前。看到父親在一個月中消瘦了20公斤以及母親憔悴的面孔,身為獨生子女的她倍感內疚。江流著眼淚說:「我不能承受這個事實。在中國,讓長輩照顧小輩是極大的失敬,我覺得很對不起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已經承擔著照顧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責任。他們理應享受我對他們的照顧,但現在卻反過來了,真的很難接受。」

不過,被朋友們暱稱為「姜」(Ginger)的江伊諾是堅強的。她說:「今後我得照顧他們,因此我對自己說『我必須重新站起來』。」

令人擔憂的是,類似濱城公寓的安全隱患仍然普遍存在。樓層管理律師、業主委員會聯盟主席(Owners Corporation Network)戈達德(Stephen Goddard)表示,「現狀沒有任何改變,因此還會出現另一個濱城。住在馬尼拉或巴厘的公寓會更安全。」

費爾法克斯(Fairfax)媒體集團的調查發現,失火公寓房的一個餐廳被非法隔離出額外的臥室,而出租房過度擁擠和房東擅自改建公寓房的情況在悉尼十分普遍。此外,這棟公寓的中庭沒有按照規定安裝灑水裝置,原因是開發商為省成本,將其寬度比法定的25厘米足足削短了11厘米。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項調查還發現,85%的新建公寓都存在安全缺陷。

儘管濱城市府已著手對這處公寓的非法擴建裝修問題進行調查,但戈達德認為,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最令人擔憂的是在目前的監管體制下,開發商可以從私人認證機構手中購買建築合格認證。「證書可以標價出售,而現在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悉尼濱城公寓樓火災 兩中國女子一死一傷
悉尼濱城火難引發審查建築標準的呼籲
悉尼濱城失火公寓樓建築結構存防火隱患
悉尼警方將審濱城大火逃生者查失火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