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羅韶宇如何從麵店老闆變身集團掌門人

陳思敏

人氣 6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01日訊】如果不是王立軍,向來低調的重慶富豪羅韶宇應可繼續神秘下去。在此之前,儘管名字頻繁亮相各大富豪榜,但在重慶業界,羅韶宇是唯一讓媒體找不到手機號碼及有關他照片的集團總裁。從不接受採訪也罕見公開發言的羅韶宇,連手下員工對他也僅止於口耳相傳的碎片認識。因此,很少有人知道羅韶宇還是重慶多個加油站的背後業主。但真要說起在各類財富排行,年年榜上有名的羅韶宇,最具價值的「燙金」身份,莫過於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羅幹的親侄兒。在「必要時刻」,善於招搖這個旗號的羅韶宇,不到五年(2002年),就坐上重慶最大民營企業「東銀集團」掌門人的位置。同年,其身家財產亦名列中國A股前十大。

就在日前(2月27日),停牌三個月後復牌的深市A股江淮動力,其最大股東江蘇江動集團的實際控股股東就是羅韶宇的重慶東銀集團。與旗下另一支滬市A股迪馬一樣,在過去幾年,東銀集團刻意擇期釋放資產重組訊息,數度鋪墊兩支股票的停牌復牌。不論是生產發動機的江淮動力要開礦,還是打造防彈車的迪馬要涉足房地產,不同的利多名目,相同的在停牌前創下股價與成交量的波段新高,最高記錄曾於29個交易日瘋狂套現9.82億元。藉著故技頻施,羅韶宇成功的將紙上富貴轉進真金白銀。反觀,原以為大賺一筆的搶進散戶,等到的卻是終止重組及復牌後的股價重挫而慘遭套牢。

事實上,讓羅韶宇有充份籌碼炒作股價的重慶東銀集團,以及大玩停牌復牌技倆的迪馬和江淮動力兩家上市公司,都得自於歷史超過一甲子的國有企業江蘇江動集團。當年,打著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幹親侄兒名號的羅韶宇,「分文未花」的就併購價值18.6億資產,前身為四軍三師槍械修理所的國企江蘇江動集團。此舉,不但讓羅韶宇壯大自家集團,也絕對控股兩家上市公司。

1997年,搭上政策便車,以主營防彈運鈔車的中奇公司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的羅韶宇,眼裡看的,心裏想的,卻是於這一年上市,在小柴行業中,穩居四強之首的江蘇江動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江淮動力。於是隔年,羅韶宇與出資絕大部份的江蘇江動集團,共同組建重慶東銀集團。隨後,羅韶宇更將中奇股權全數轉讓新成立的東銀集團,除了倍數取回之前的所有出資,同時也通過重慶東銀間接控股中奇。

2000年,中奇更名迪馬,並在羅韶宇的運作下,將發起人擴增為5家法人股東,其中僅次於重慶東銀的第二大股東,就是江蘇江動另一子公司江動科技,除了佈局迪馬的上市,也為收購江蘇江動預埋伏筆。

2002年7月,溢價發行二千萬股的迪馬順利融資3.16億,讓時年33歲的羅韶宇,晉身億萬富翁俱樂部。同年12月,重慶東銀與鹽城市國有資產管委會共同簽定的轉讓協議書,讓羅韶宇名正言順的拿下江蘇江動100%的股權。至此,江蘇江動不但被自己出資的重慶東銀反收購,並且,還讓羅韶宇藉此收編覬覦已久的鹽城工業經濟的骨幹--江淮動力。

在這之後,隨著羅韶宇越加純熟綿密的資本謀奪與股市炒作,重慶東銀控股和參股的企業多達20餘家,涉及機械、能源、礦業、廣電傳媒、資訊科技、房地產及餐飲等眾多產業。而羅韶宇更藉著人脈錯綜與關係匪淺的股權結構,巧妙運用內部挪移與交叉持股,不斷輾轉以股作價的關聯交易,讓集團形同零成本的直接套利或間接控股。例如,借殼上市入主香港飲食集團,在完成後派發高於收購價的特別股息;經由迪馬與江淮動力,分別對重慶東原地產及新疆東銀能源的增發收購等,都是變相的一毛不花而拿下控股與經營權。尤其,在迪馬對重慶東原地產一案,更讓羅韶宇現金入袋27億元以上,外加納入央企南方工業集團旗下的南方工業資產管理公司。

在重慶,打開東銀集團這麼一個家族色彩極濃的股東名冊,除了羅韶宇的妻子趙潔紅與妹妹羅韶穎,其餘法人代表及高管,皆為羅母彭啟惠這邊的表親屬,完全不見父親羅剛的名字。如果說,羅韶宇從麵館經營改行特種車製造,只是巧搭政策順風車,那為甚麼早在《十二五規劃》加強新疆開發力度之前,他就已預先派員新疆收購煤礦?為甚麼在重慶高調打黑期間,涉入當地治安史上兩個「之最」的岳村犯罪組織,東銀集團作為其高利放貸的融資金主,何以能夠全身而退?更多的問號是,為甚麼鹽城當局要把一家歷史悠久的績優國企免費奉送重慶東銀,進而造成許多職工下崗與權益盡失?

從麵店老闆到集團掌門人,羅韶宇的財富到底哪裏來?當羅幹忙著傷天害理,特別是1999年誣陷「法輪功包圍中南海」與2001年造假「法輪功天安門自焚」的同一時間,羅韶宇也到處以中央領導親屬的名義,輕而易舉的侵吞國家與人民的資產。正如市領導和國企幹部對羅韶宇說的:「你放心,保證不要你掏一分錢!」憑藉羅裙關係,羅韶宇不費吹灰之力攫取了億萬財富。

相關新聞
重慶億萬富豪服刑猝死數小時 家屬才獲通知
重慶富豪砸下近三千萬港元購買香港豪宅
重慶富豪一擲千金購防彈車
澳訴江案再添被告羅幹 律師稱進展順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