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七旬林秀英 助老人走入人群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志工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基隆15日電)擔任志工近10年的林秀英,多才多藝和開朗的性格讓她成為社區的靈魂人物,還影響不少情緒低落的長者願意走入人群。常被丈夫形容「雞婆」,但林秀英認為「這樣比較快樂」。

早先從事美髮業的林秀英忙著工作、顧家,她說,55歲退休後,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時間,60歲開始學水墨畫、手工藝,68歲學書法,甚至在過港社區關懷據點當起志工,幫忙量血壓、打電話問候或探訪老人,過得比退休前忙碌。

探視年長者時,林秀英常告訴他們,一個人吃飯不如大家一起吃,躲在家裡容易打瞌睡,到活動中心還能上課、當志工,何樂不為?但許多人因個性保守總是推辭「我哪有法度(台語)」。

個性開朗、好學又樂於助人的林秀英,在許多同儕眼裡,臉上總掛著笑容,被形容是活得最健康、最富有的人,林秀英說,她也有煩惱的時候,只是學習讓她的生活變得很充實,「忙到沒時間生病」,也許因此感染了周遭的人。

基隆過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麗美就常以林秀英為榜樣,告訴那些長者「秀英姐都可以,為何你不行?」許多人被「開導」後,真的走出戶外到活動中心走動,甚至當起志工,「每天都來」。

從社區綠美化、製作過港社區大型拼布地圖、壁畫、擔任關懷據點志工等,林秀英樣樣不缺席,甚至還帶頭做,曾經學過舞獅的林秀英,籌組「2000歲舞獅團」,以鍋子作獅頭,自行彩繪,每位成員出去比賽還要綁辮子、化妝,有模有樣,曾獲得「全國阿公阿嬤動起來」北區複賽最佳表現獎。

今年70歲的林秀英因為多才多藝,被吳麗美形容為「過港才女」,林秀英也樂於接受新挑戰。

林秀英指著過港社區活動中心外牆的一幅「暖江橋與壺穴瓷磚壁畫創作」說,社區志工們有感於暖江橋即將整修消失,她們希望將在地的記憶留下來,於是請老師勾勒草圖,再由志工媽媽彩繪、上釉,花了2個多月才將90塊大型瓷磚彩繪完成。

活動中心舞台前方的巨型社區地圖,也是林秀英的構思,她說,在這裡住了40多年,過港的地理位置早就烙印在腦海裡,她和社區婆婆媽媽們收集家裡用剩的布料,經過車剪、上色,盡可能地將過港的每個角落呈現出來。

談起志工生涯,林秀英說,「有一天我也會老」,她總是懷抱「先愛別人,別人才會來愛你」的心態關懷情緒低落、遭逢變故的老人,看到他們走出來加入團體,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