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文化交流效果慢但踏實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0日電)今天正式被大陸北京大學聘為「駐校詩人」的作家余光中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效果比較慢,但很踏實,要互相了解就是要交流;此外,文化交流很難訂成規則,和經濟或司法協議不同。

余光中下午與妻子一同前往北大,接受北大聘書,正式成為北大的「駐校詩人」。他在儀式結束後接受台灣媒體詢問對兩岸簽署文化協議有何看法時,作上述表示。

余光中表示,目前兩岸政治對談「還比較早」,經濟上已有合作;而文化交流效果比較慢,但很踏實,要互相了解,就是要交流,交流一定能增加了解。

他指出,兩岸文化交流很難訂成規則,大致都是由民間出於共同的興趣或信仰進行,像是大學與大學之間或文化團體與文化團體之間,這和兩岸針對經濟或司法事務制定的協議不同。

余光中說,自己1992年起就到大陸,如今每年去5、6次.日前福建泉州興建「閩台緣」博物館,他就寫下「香火長傳媽祖廟,風波不阻閩台緣」的對聯,5月還將前往西安演講及交流。

對於自己獲聘為北大「駐校詩人」,余光中說,他會在學校舉辦演講,也會和學生互動;而「駐校詩人」制度在西方存在已久,現在台灣很多大學也會聘請作家或詩人駐校。

北大今天舉辦「詩與海峽」活動,重頭戲就是聘請余光中擔任「駐校詩人」,並邀請大陸知名工藝美術家朱炳仁發表新詩集「雲彩」,並與余光中對話,標榜「鄉愁」(余光中著名詩作)會「雲彩」。而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及副會長李炳才也應邀觀禮。

余光中對自己被聘為北大「駐校詩人」表示,他當年曾經被北大錄取,但卻因時局動盪而在南京、廈門唸大學,最後在台灣大學畢業。當時台大校長是曾參加五四運動的傅斯年,而他也是北大著名校友羅家倫的學生,感到十分有幸。

他說,北大也出了不少著名詩人,加上自己深受北大前輩的啟發,因此他會找時間到北大的未名湖畔住1個月,做3場演講,反哺北大。

李炳才在致詞時指出,從「鄉愁」到「雲彩」,可以一窺兩岸40年來跌宕起伏的發展變遷,余光中40年前發表的「鄉愁」,成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真情告白。

相關新聞
行動創作獎開跑 余光中任評審
中山大學30歲  余光中代言
中山大學設余光中特藏室
組圖:余光中特藏室 看見古今大師輝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