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十二年國教 台學者盼重整課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6日電)十二年國教將在103年上路,外界非常關心超額比序和免試入學比例,但多名學者憂心忡忡,認為沒有課程與教學革新,將是空談,應要進行K-12課綱大重整,而不是使用拼湊的課綱。

隨著世界文明不斷進步,現代國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能力也都在改變,青少年只接受9年義務教育稍嫌不足,台灣社會才會有共識呼喊「十二年國教」。總統馬英九在建國百年元旦文告呼應民意,十二年國教預計在103年上路。

台灣教育一路走來,有許多怪現象,家長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從小就開始補習,老師也不斷給孩子練習測驗卷,追求正確答案,這也讓很多國外回來的學者非常擔心,如此單一式的答案,根本無法創新有成就。

政府喊出十二年國教將在103年上路,公布29個方案,外界似乎希望十二年國教是萬靈丹,一舉解決現在所有不合理的情形,其中不合理中的不合理,就是考生有過多的升學壓力,因此各界把焦點都放在不用考試的免試入學,以及超額比序上。

不過,教育部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適性揚才」,找到每個孩子的亮點。多名學者才會認為,課程改革才是王道。

台灣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吳武典認為,無論是九年一貫課綱或是高中課綱,都一直在風雨飄搖中踽行,不斷小修仍難以改善其孱弱體質。兩者發展過程都違背課程發展的標準程序「設計─評議─試驗─檢驗」,導致莘莘學子成了無辜的白老鼠,十二年國教千萬不能重蹈覆轍。

「明快有效進行K-12課程大重整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吳武典說,另外,中小學不必強求學習科目或領域的一致,也不必強求能力本位。

吳武典認為,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是九年一貫和高中課綱重整的契機,應及時把握,明快有效地進行K-12課程大重整,期待103年的高一與小一新生面對的是嶄新課程,而不是拼湊的課綱。

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表示,十二年國教的目前方案,充其量不過是個75%免試升學方案,大家關心免試或是特色的升學設計,不過問課程與教材教法問題,根本就是捨本逐末,教育部將制訂課綱的責任交給國家教育研究院,但國家教育研究院在這方面的能力明顯不足,有重蹈九年一貫課程與高中九九課綱覆轍之虞。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表示,沒有十二年一貫課綱,十二年國教就沒有前瞻性,十二年國教先行,課綱卻付諸闕如,如今十二年國教列車上路,但卻沒有軌道。

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劉廣定呼籲,參與課綱一定要放棄本位主義,不要以個人專業最為重要,不要一味爭取學分數,為本科的教師爭權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