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問題 中日海事高級別磋商難有進展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報導)5月15日至16日,第一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磋商旨在探討為避免東海等海域發生不測事態,構築中日間的危機管理機制。期間,雙方就中日海上各方面問題與海上合作交換了意見,但並未就外界關注的釣魚島問題達成共識,這也在外界的預料之中。

據介紹,新的定期磋商機制是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去年12月訪華時同中共總理溫家寶達成,為雙方就海洋方面的問題進行對話提供一個機制化的平台,議題不設限制。

雙方一致同意要充分利用這個平台,加強中日海上問題的對話與交流,增進互信,管控矛盾,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兩國商定,第二輪磋商將於下半年在日本舉行。

據報導,中日兩國參與此次磋商的部門非常多,中國方面有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參與,而日本方面包括日本內閣官房(綜合海洋政策本部事務局)、外務省、文部科學省、水產廳、資源能源廳、國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廳、環境省、防衛省等部門。

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週三回答記者提問表示,日方希望藉助海洋磋商框架,培養海洋部門的互信,避免突發問題影響到大局。

釣魚島成焦點 野田佳彥與溫家寶激烈交鋒

此次磋商,兩國對東海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主權爭議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自2010年10月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後,日本在釣魚島的行動不斷升級,中日關係趨於緊張。

野田佳彥訪華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主導的「購買釣魚島」行動得到了日本國民極大的支持。日本雅虎網的調查顯示,有92%的人支持購買計劃,目前日本國民捐款已經達到5億日元。引起中國民眾不滿。

4月25日,日媒紛紛以習近平「顯示不快」和「要求冷靜」等標題,報導了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日本貿易訪華團見面時,針對中日關係發出的告誡,形容為習近平對東京都準備購買釣魚島作出的反應。

幾天前的中日韓三國峰會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與中共總理溫家寶會面時,就人權與釣魚島爭端進行了激烈交鋒。

溫家寶要求日本「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日本輿論指,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正式將釣魚島列為核心利益。《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週三發表社論,稱核心利益發言帶來不平穩氣氛,宣佈中國將不惜代價保護釣魚島。

而野田佳彥在釣魚島等問題上同中方針鋒相對,有分析認為可能出於國內巨大的民意壓力。再加上日本政壇大佬小澤一郎在政治獻金案上被判無罪回歸政壇,野田佳彥支持率近期在30%以下低位運行。

首輪磋商難有實質進展

釣魚島爭議存在已久,鄧小平時期的說法是「擱置爭端,留給後人。」中國無所作為,而日本則實現了對釣魚島的「實際佔領」和「有效控制」。 先後在釣魚島上插上了日本的國旗、修建了燈塔,並成功的將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海域。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日本已經成功的實現了釣魚島海域軍事巡防常態化。

針對此次高級別磋商,人民日報社旗下的國際金融報採訪了多位專家,均表示此次中日首次海洋安全保障定期磋商難有實質進展。在北京的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鴻璽也認為,「這樣的磋商具有一定象徵意義。」

楊鴻璽認為,「釣魚島問題不解決,重啟共同開發無異於癡人說夢。」

「東海磋商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問題,不太可能一蹴而就。」楊鴻璽表示,「目前的海洋安全保障首輪定期磋商,應該仍然只是一個雙方各自闡釋自己立場的渠道。」楊鴻璽表示,雖然首次磋商看上去規格很高,但仍難有實際進展。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轉移茉莉花香?中共與周邊國衝突驟然升級
釣魚島事件「英雄」船長:給我條生路
日本漁船前往釣魚島海域作業
中日外長紐約會談爭論釣魚島主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