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事件後 毛澤東謀劃選「接班人」

人氣 284

【大紀元2012年05月20日訊】「9.13」事件後,毛澤東要召開中共十大,以對林彪、陳伯達問題作出決議,對林彪、陳伯達以及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倒台所造成的中共政治局內的空缺作調整,同時謀劃選「接班人」。

據《「四人幫」興亡》一書記載,從江西調來鄧小平,從上海調來王洪文,從湖南調來華國鋒,從南京調來李德生,這表明毛澤東在考慮中共政治舞台的新佈局。毛在晚年異常重視「接班人」的選擇,可悲的是,他的個人決斷,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屢犯「錯誤」。

1966年6月10日,「文革」剛開始,毛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天下烏鴉一般黑,只是理解了,我們有準備。全黨大多數人有準備,我們就不怕。我們都是七十以上的人了,總有一天會被馬克思請去。接班人到底是誰?……總之,是一分為二,不要看現在都是喊萬歲的。」但毛澤東恰恰選定了「喊萬歲」的人作為接班人!

書中記載:「9.13事件之後,毛白髮驟增,香煙一根接著一根,變得沉默寡言。一度大肆宣傳過的他的『親密戰友』;陡然成了叛逆,不能不使他感到難堪。他的這位『親密戰友』是以『高舉毛思想紅旗』而著稱於世的,他的這位『接班人』的名字是載入中共黨章的。林彪,曾被宣傳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三位偉大助手』,誠如恩格斯是馬克思的偉大助手,斯大林是列寧的偉大助手,當今林彪是毛澤東的『偉大助手』。」

歷史無情地勾銷了一切美麗的肥皂泡。此時的毛澤東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接班人。

「九.一三」事件的爆發,照理會使毛澤東清醒:由他個人選擇、指定接班人的做法,是不是合適?可惜,毛沒有接受林彪事件的教訓,他又一次個人決斷,開始選擇新的「接班人」。

毛在思索著,斟酌著。當年,在他第一次選定接班人時,確定劉少奇是因為非他莫屬;在他第二次選定接班人時,林彪的地位也是明擺著的。可是,如今第三次選擇接班人,卻不那麼容易,沒有一個人是「呼之欲出」的!

雖然江青自以為這第三個接班人非她莫屬,但在毛澤東的視野裡卻沒有她。毛早在中共九大前,當江青想當黨的副主席時,就明確地說:「江青不能當副主席!」

……

書中寫道:「就連張春橋本人,在當時也儼然以『接班人』自居。張春橋比毛小二十四歲,整整相差一代。在中共九屆政治局委員中,刷掉了林彪集團的陳伯達、葉群、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之後,周恩來、朱德、康生、葉劍英、劉伯承、李先念、許世友、陳錫聯、謝富治,年紀都與毛澤東相差不太大,剩下的江青、張春橋、姚文元,以張春橋『接班』的可能性最大——江青畢竟是『第一夫人』,而姚文元的資歷比張春橋差了一截。尤其是在廬山,張春橋是林彪集團重炮猛轟的目標,林彪的倒台成了張春橋的『光榮』。」

完全出乎張春橋的意料,也出乎中共政治局委員們的意料,毛澤東並沒有選擇張春橋為接班人。

……

在陳雲、王震露面後的第四天,毛澤東接到了一封從江西寄來的信。這封信使毛澤東的眼睛忽地一亮。那封信來自江西省南昌市附近的新建縣望城崗原步兵學校一座小院裡。他,便是中共當年「第二號走資派」鄧小平。

……

林彪的倒台,給了「左」派們沉重一擊。差不多同時跟鄧小平來到江西的陳雲和王震,被調回了北京。

1972年8月3日,鄧小平在那小院裡寫了給毛的信……在1973年4月12日鄧小平復出了。

1972年9月7日,毛澤東從上海調回一個年輕人,說是來京「學習」,連此人自己也一時鬧不清來京幹甚麼。此人只有三十七歲,是「少壯派」。在「文革」中,他靠造反起家,成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司令」。後來,成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副主任。在上海,他排名於主任張春橋和副主任姚文元之後,是那裏的第三把手。

毛還從湖南調來了一位中年人。此人五十一歲,名喚「華國鋒」。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蘇鑄。華國鋒是山西交城縣南關街人氏。1945年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1949年南下。1951年6月出任中共湖南湘潭縣委書記——成了毛家鄉的「父母官」。

……

據悉,毛還看重李德生。李德生比華國鋒大四歲,河南新縣人,上將。1968年後,升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北京軍區司令。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他被選為中共政治局候補委員。

從江西調來鄧小平,從上海調來王洪文,從湖南調來華國鋒,從南京調來李德生,這表明毛在考慮中共政治舞台的新佈局。也在考慮從鄧小平、王洪文、華國鋒、李德生四人之中,選擇「接班人」。

據悉,在這四人中,起初最受毛青睞的是王洪文。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毛澤東接班人華國鋒過世
類似林彪案手法 黨媒連續三天批薄
林彪人生中的最後一天
蔣介石斷言:林彪不會忠於毛澤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