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層有幾派?幾派分權中南海?

人氣 964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25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內外有很多人認為中國領導層有種種派系。至於是哪幾派?眾說紛紜。

中共是否「黨內有派」?不少人同意毛澤東引用過的陳獨秀的話「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例如中國作家許知遠表示:「誰都清楚,薄熙來的命運,是由中南海內的派系鬥爭來決定的。」

兩派三方

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共高層內部有「太子黨」、「上海幫」和「團派」。

例如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3月下旬公佈的調查報告說,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可以歸為兩派,一派是「太子黨」和「上海幫」的鬆散聯盟,以江澤民和曾慶紅為代表,他們在幕後發揮作用。這一派傾向於經濟發展,對貧富差距比較能容忍。這一派的下一代領導人中最突出的是習近平和王岐山。

這篇題為《中國共產黨及其正在形成的下一代領導層》的報告還說,第二派是「團派」,由胡錦濤支持者組成。他們對中國貧困內陸地區,以及宣傳、人事、勞工管理、民族和宗教事務比較有經驗,傾向於照顧不發達地區,解決威脅穩定的社會經濟問題。不過他們比較缺乏處理國家經濟管理一些複雜問題的經驗,比如外貿。這一派的名人為李克強。

這個報告也指出,這兩派各有治理專長,必須相互妥協。而且兩派並非界限分明,例如習近平在受到江澤民和曾慶紅賞識的同時,也能被團派接受。

但是,在北京長大而定居紐約的作家畢汝諧認為,「團派」之說過時了。他回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了由原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領導黨中央的情況,所以當時有個說法叫『團中央領導黨中央』。」

中國作家和評論家王力雄也說:「外界把中共分為『團派』和『太子派』,既不准確也易誤導,另一種分『江派』、『胡派』則是停留表面,缺乏分析。」

代際接班成派系 各領政權整十年

王力雄把中共高層分成N派和N+1派。他表示:鄧小平「同時指定兩代接班人,江澤民(N)和胡錦濤(N+1)。一代只能在任兩屆十年,其後就要交給下一代。這種安排的好處,是在兩代接班人之間形成一種制約」。王力雄還寫道:「當江澤民把權力交給胡錦濤時,也倣傚鄧小平,指定了胡之後的接班人習近平,由此使隔代指定接班人成為模式。」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何漢里在談到專制政權的權力傳承時說過,中國過去的領袖接班問題是個難題,接班人要強大得足以在領袖死後接班,但又不能強大得足以在領袖在世的時候就搶班奪權。

王力雄認為鄧小平解決了權力傳承問題。他認為,「N系列」中的分派,沒有主義、路線的不同,只有權力遵循規則輪替。王力雄表示:「這樣的分派,不會有變革,只會有對變革的防範。薄熙來之落馬,就是因為想在『N系列』之外有所變化。」

毛派鄧派自由派

曾在中共中央黨校輔助過胡耀邦的黨史學者阮銘說,以薄熙來為代表的毛派,以胡錦濤為代表的鄧派和以溫家寶為代表的自由派,「過去這三派就是一個恐怖平衡,這次毛派暴露了,所以這個狀況就打破了。」

政治學家嚴家祺也說:「從思想體系來說,胡錦濤與溫家寶有分歧。」「薄熙來是借毛澤東來偷偷摸摸『非鄧化』。」

阮銘對VOA談到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和李克強的聯合:「毛派要奪他們的權,所以他們共同地聯合起來,這樣一個結果,我覺得,對中國未來的話,是正面的。」

精英和民粹

而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把中共領導層現在的結構稱作「一個政黨,兩個聯盟」。他說,一派是胡錦濤領導的民粹聯盟,一派是產生於江澤民時代而如今由吳邦國領導的精英聯盟。

(責任編輯:李曉宇)

相關新聞
中共派系鬥爭影響下代領導
軍報網絡顛覆論 曝中共派系權鬥
中國過渡政府:中共派系權鬥導致「7.23」溫州撞車慘案
金融時報:從薄熙來倒台看中共派系鬥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