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讓陳離開使館 中美協議致命缺陷

【大紀元2012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編譯報導)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標題「華盛頓對陳光誠應有的責任」的社論中提到,美國官員與中共協議的致命缺陷,是信任中共承諾,而讓陳光誠離開美國使館。

社論中提到,起初看似最巧妙的妥協。但一旦陳光誠這位中國當前最知名的維權鬥士離開了在美國大使館的庇護所,整個事件開始變調。

陳光誠出逃最原始的初衷就是對溫家寶提出的三個要求:要求徹底調查及處理對他的指控以及對他使用暴力,檢討維穩機制,也要求保護他家人的安全,並曝光多年來對他的打壓背後存在極大經濟利益的腐敗行為。

陳先生被送到醫院後,美國外交官發言人說按照陳光誠的意願,他與家人將留在中國;他不會被迫害;會受到保護,免再受山東官員多年來的折磨;他將在大學學習法律;美國會密切注視他的情況,以確保中國有遵守協議。

不幸的是,這正是協議的致命缺陷。一旦回到中國的領地,華盛頓保護陳和他家人的能力,竟變得軟弱無力。的確,離開使館幾個小時後,陳光誠感到他和妻子孩子的安全受威脅而被嚇壞了。他抱怨說,美國官員在醫院拋棄了他,並提到他留在中國的巨大壓力。

形勢的轉變很難理解。但有些事情已經很清楚了。一個是協議過分依賴於北京會履行諾言。無論中共高層是否分裂,或是國家和省級級別的差異,中共保證陳安全承諾都令人質疑。可以想像的到,北京對談判不會守信用的。

如果奧巴馬政府嚴肅關切北京履行承諾的能力,就應該按陳先生和他家人的意願尋求談判。

即使這樣,事情還沒有結束。幫助陳先生大膽逃亡的朋友和家人,現在正受到迫害。這是不可接受的。北京也承認,陳先生被關押是非法的。那怎麼到現在還迫害那些幫助他逃脫人呢?

華盛頓稱陳光誠事件是史無前例的。但漣漪已經擴散。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北京時應該有利地拔高這些案件。事件既然發生了,奧巴馬政府就不能不管。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因為信仰遭中共囚禁的父親們
蒙河水庫占承包林地 山東一村委截留賠償款
中共長期系統發動迫害法輪功運動
大陸視頻號博主:信訪局讓信訪成了笑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