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陳光誠維權打破了奧巴馬對中共的幻想

人氣 2

【大紀元2012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伊琳編譯報導)《華盛頓郵報》在5月5日發表文章,對近日發生的陳光誠事件發表評論,認為該事件對中美關係造成的影響是打破了奧巴馬對中共的幻想。原文標題是《陳光誠事件將美中兩國拉回到舊路》,以下內容有編輯和刪節。

近日有關陳光誠出逃,在北京的美國使館取得暫時庇護的美中外交論戰,把兩國關係帶到了一個不愉快卻又不陌生的老地方。

繼1972年尼克松和毛澤東會面以來,雙方曾經多次在面臨類似今天的局面時,極力控制一種不可測的未來巨變。這影響了雙方的關係,但還不至於讓雙方的關係破裂,因為每一方都相信彼此的關係太重要了,不能發生重大損失。

當希拉里在三年前作為國務卿出訪亞洲時,她說希望看到美中合作進入一個新紀元,不再被雙方之間圍繞關押異議人士、藏族僧侶和其他迫害致死的報導而進行的辯論所影響。

希拉里說:「我們基本知道就人權話題,中共會說甚麼。我們必須繼續敦促他們(改善人權)。但這種敦促不能『干擾』雙方在安全和經濟上的重要議題。」

陳光誠維權歷程打破奧巴馬對中共的幻想

正像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事件毀掉了老布什總統建立兩國關係友好良性發展的計劃一樣,盲人律師陳光誠在維護人權方面的艱辛歷程也打破了奧巴馬政府對中共統治的幻想。

「援助中國」主席,中國流亡人士傅希秋說:「這是最後的時刻。」「中共不值得信任。他們今天做了保證,明天就會違約。」他指的是中共在陳離開美國使館前,對陳做出的保證——他今後是安全的,可以隨時被美方外交官探訪。但陳被推進醫院病房後,美國官員就很難再次見到他。

除一位美使館的醫生在4日週五見到過陳以外,美國外交官從週四開始就一律被中方禁止看望陳。中共國安人員已經封鎖了陳的病房,他在那裏對在逃亡過程中受傷的腳和之前患上的胃病接受治療。陳光誠原本堅持不願離開中國,現在他想飛往美國,而且更希望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一起離開中國赴美。希拉里於週四和週五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美中高層戰略與經濟對話,週六離開中國。

中共「氣憤」地指責美國違反了國際法,但沒有說明具體違反了哪項國際法,指責美國通過非正常方式允許陳進入美國大使館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中國還要求美國道歉,被美方拒絕。

類似這樣的老一套外交論戰以前就有。在2001年美國一架偵察機在中國南部海域上空與中方的一架戰機相撞後,中共也要求美國道歉,但被美國拒絕。此類事件令雙方關係緊張,但未崩潰。

眾議員沃爾夫:美國再次失去機會

目前雙方都忙於料理各自的內政,美國在11月將舉行新一輪總統選舉,而中共在同一時期也將進行「十八大」。像往常一樣,在這個時候,雙方似乎都渴望不要讓彼此的爭吵擴大化。

中共自己也為處理薄熙來的後效應而自顧不暇。陳光誠的名字作為敏感詞彙,已在網上被過濾掉。

奧巴馬政府也在壓力之下。在週四國會中國問題執行委員會就陳的事件舉行了緊急聽證會。會上,發言人要求美國政府反思與中共的關係。

眾議員沃爾夫說:「美國在天安門事件中已經失去了機會。當前的政府也抓不住現在的這個歷史性時刻嗎?」他說他將要求查看關於此次談判的「所有電文,包括保密的和非保密的」。

其他聽證會出席者要求美國政府把人權放在中美外交的中心地位,就像美國與蘇聯冷戰時期,美國把人權放在雙方討論的中心位置一樣。

中共的經驗之談:把異議人士送出國

蘇聯的解體讓中國領導人感到極度恐懼。他們仔細研究了蘇共的倒台,並堅決避免中共走上同樣的道路。他們從中吸取的教訓是,中共一定要避免陷入有關人權的正式討論中。蘇聯在1975年簽署了所謂的赫爾辛基諒解協議。之後蘇聯異議人士根據此協議,使蘇共做出讓步,並取得了國際上的支持。

蘇聯的經驗告訴中共領導人,對付麻煩的異議人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送到國外去。最初蘇聯使用這個辦法,在1974年將索爾仁尼琴,「古格拉集中營」的作者,流放國外。蘇共當時違背索爾仁尼琴的意願,將他塞進前往德國的飛機。之後的20年,他大部份時間都是在美國的Vermont過著隱居的生活。

中國的流亡異議人士大多已褪色到默默無聞。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政策專家李成指出,讓陳留在中國,對中共是「非常危險」的。「讓他留下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他說:「以前,他們寧願把這樣的異議人士發送到國外,在那裏這些人往往被邊緣化。」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駱家輝曝陳光誠離館過程 中共以家人要挾逼其離開
懼陳光誠駱家輝的示範效應 周永康演繹恐嚇劇
法新社:中共將放陳光誠離境 美透露陳出逃細節
【揭密】陳光誠離開美大使館內幕及談判 中共有三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