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魯隱公

王勝

人氣 80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3日訊】魯隱公(前七二二年—前七一二年在位),姬姓,名息。魯國第十三代國君。魯惠公之子。

魯國首任國君伯禽是當年定立周朝規章禮儀的周公旦的長子,所以魯國一向被認為是與周王室最親且最有地位的諸侯國。是所有諸侯國中保留周禮最完整的「禮儀之邦」,魯國的國史也是最完備的。正因如此,這片土地終能產生孔子這樣的曠世奇才,並根據魯國國史改編成為流傳千古的《春秋》經文。魯隱公出名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孔子所作之《春秋》起魯隱公元年(前七二二年)。由於《春秋》以魯國國史為基礎而編,故當時的國際大事都是以魯國紀年來記錄的。魯隱公也因為其紀年年號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雖然《春秋》始於隱公元年,但隱公在位的十一年間,《春秋》裡真正記錄隱公的事跡卻很少,大部份時候,隱公不過是一個編年史的代號而已。

魯隱公,是魯惠公的庶長子。按周朝的傳統禮法,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賢。只因惠公死時太子姬允(即後來的桓公)還太小,於是隱公上台執政,卻不是正式繼承侯位,而是攝政,意思是等太子成人之後,就要把政權還給太子。

關於魯隱公即位時的年紀以及當時太子姬允的年紀,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根據魯隱公二年,將長女伯姬嫁給紀國國君來看,即位時的年齡應該在三十五至四十歲左右。而從魯桓公三年迎娶文姜來看,太子姬允當時的年紀應該在六、七歲的樣子。

應該說,魯隱公是個老實厚道的人。他攝政十一年,初時,多次拒絕參與鄭、衛、宋、陳等幾個諸侯國的恩怨報復。使魯國在周邊的一片混戰中保持了難得的和平。而且他也算比較遵從禮法,雖然攝政了十幾年,卻並沒有侵吞太子政權的意思。

隱公朝一共十一年。這段時間國際局勢的紛爭,主要發生在鄭國、宋國和大周政府。而魯國與其他大國的關係都比較和平。魯惠公晚年時,魯曾與宋戰。隱公即位後,立刻與宋國和好,恢復了傳統的盟好關係。魯隱公六年,又與新興的鄭國修好。在中原大國宋國和鄭國的爭鬥中,魯國一直保持中立。直到魯隱公九年,因為宋國的外交失誤,魯國才開始傾向於鄭國。

魯隱公時期,魯國與周邊的小國的關係也是比較和睦的。隱公即位之初,就和邾國簽訂盟約。隱公二年將女兒嫁給紀國國君。隱公八年,和莒國會盟於浮來。隱公十一年,滕國,薛國國君來朝,還對應該誰先參拜魯君的問題發生爭執,最後靠魯隱公居中調解才罷。這些都反映了魯隱公在睦鄰友好的對外關係上,他寬厚的人格為魯國人民贏得了安靜與和平。

隱公三年,「中央政府」的周平王死了。隱公沒有奔喪,雖然可以解釋為隱公跟從父輩的決定,不承認這個失德的中央政府的立場。但畢竟平王當政已經五十一年,無論當初甚麼手段繼位,應該算是一個穩定的中央政府了。隱公不去奔喪,國際輿論自然說他是目中無君。他的國際威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隱公五年,這一年隱公做了兩件讓臣子們輕蔑的事兒。一件是這年春天,隱公又不顧大夫臧僖伯苦口婆心的勸阻,大老遠的非要跑到邊境棠地(近宋魯邊界)去看漁民捕魚。按當時禮法,打魚是賤業,身為諸侯王去看這個熱鬧,實在是大大的掉價兒,「非禮也」。何況還是不遠萬里跑到邊境去看熱鬧,所以《春秋》曰:「公矢魚於棠」,有譏諷之意。就是隱公矢志不渝的堅決要到棠地去看老百姓打漁摸蝦。大有隱公約等於漁民之意。

另一件事兒是這年的秋天,隱公主持了魯太子生母陵寢的落成典禮,典禮上跳了個六佾之舞(執羽的舞者八人一列為一佾,六佾就是六列),按禮法,第一,隱公只是攝政,魯太子親娘不是他的娘,他不該主持這個典禮。第二,這個舞跳得也不對,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隱公身為諸侯卻搞了個六佾,就是譖禮。因此《春秋》裡記錄「初獻六羽,始為六佾」,這個「初」和「始」兩個字都是譏諷隱公帶頭開始不守規矩。從此,魯國開始禮崩樂壞,到後來連魯國的大臣都敢在自家院子裡跳八佾之舞了。

雖然六佾之舞違反禮法,但總體上說,隱公還是非常尊從傳統禮法的,尤其是在魯國這樣一個非常重視傳統的國家。比如,隱公三年,其生母聲子死了,隱公雖然已經是國君,但仍然以庶母之禮葬之,遠比不上惠公的嫡妻仲子去世時的排場。

隱公因為做了這兩件讓臣民瞧不起的事,再加上自身的懦弱,聲望如江河日下,對國家的約束力就越來越不行了。

隱公雖然攝政了十一年,卻並沒有侵吞太子政權的意思,而隱公之死也正壞在這個無心侵權上。

十一年冬,魯大夫羽父(即公子姬揮)自作聰明地跟隱公商量:「太子已經長大啦,我幫你把太子幹掉,事成之後,你提升我為首相怎麼樣?」隱公一聽這個犯上做亂的點子,嚇了一跳,馬上說:「我在鄉下早已蓋好養老的宅子了,現在太子長大了,我也老了,正準備告老還鄉呢。」

隱公此答到底是真的無心犯上,還是擔心羽父是太子的間諜,我們不得而知。反正羽父本來是一腦門子熱情地來獻慇勤的,聽隱公這麼一答,嚇得屁滾尿流。心裏說:「好傢伙,這姬息老頭子要是真讓位給太子,太子知道我曾出過這麼一個餿主意,還不要了我的狗命?先下手為強吧。」

羽父調頭跑到太子那兒說:「太子啊,你哥哥當皇上十幾年啦,已經當上癮了,不但不想交權,還打算害死你呢。」太子一聽,也嚇得不輕。羽父於是又自告奮勇:「只要你答應上台之後許我個首相,我就替你把你哥哥除掉。」

太子一聽何樂而不為?可巧隱公沒當政時,曾被鄭國俘虜,賄賂了鄭國大夫尹氏才得以脫身,所以隱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園子裡,時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裏。羽父就趁隱公去祭拜時把隱公給殺了,並嫁禍給蒍氏,繼而滅蒍氏家族以滅口。

隱公的死,在《春秋》裡只有平淡的一句「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沒有人能看出他其實是被弒。

而在《史記》中:「揮使人弒隱公於蒍氏,而立子允為君,是為桓公。」魯隱公確實是被人謀殺了。俗話說:「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十八年後,桓公也和他的哥哥隱公一樣,被人奪妻弒命,死的和隱公一樣淒慘。

按照古代《謚法》:「不屍其位曰隱」。基本反映了後世對魯隱公的評價:執政平庸,但沒有野心。

魯隱公的一生,雖沒能夠使魯國強大起來,但他能夠從國泰民安,養民生息的戰略思想出發,不勞民不擴張,幾十年舉國無戰事。在列國爭雄戰火連綿的漩渦之中,魯隱公能率領臣民,游離事外,獨善其國,確實是位難能可貴、仁義恤民的君王。

不過魯隱公沒有大過失卻不得善終,後世評價除了苛責桓公,筆伐羽父外,基本都認為他是咎由自取。清•高士奇的批評尤其鋒利中肯(見《左傳紀事本末》卷五)。他認為:魯隱公之失,不在於讓位,而在於讓位之道考慮不周。惠公去世時,太子姬允已經六、七歲了。隱公此時之上策應該是學其祖宗周公輔佐成王之故事,「抱負以臨群臣,聽國政」。這樣,自己代理國相,行攝政之事就名正言順了,以後想歸政於太子也比較容易。即使有奸人想從中挑撥,也難以找到藉口。而現在,隱公成了事實上的國君,不管國人、大臣還是國際輿論,都得承認這個事實,並且不知道他對太子的真實打算。雖然他有退隱的準備,但仍不足以安撫太子的不安,也不足以杜絕羽父之流的野心家的陰謀。所以,隱公有心讓位,或有其事。但貪戀權位,猶豫不決,則是禍根。加上自己駕馭政治的能力本身就不足,不但不知如何約束下屬,更不知如何保護自己,處於政治漩渦中心的他最終沉沒也就理所當然了。@

相關新聞
【歷史人物】:黃帝
【歷史人物】:《炎帝》
【歷史人物】:商紂
【歷史人物】:蚩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