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薄熙來一坨屎案後 重慶80後因言獲罪被勞教

人氣 44

【大紀元2012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報導)在薄熙來執政重慶期間,重慶80後年輕人任建宇被當局指控在自己的QQ空間、騰訊微博「關注、瀏覽、複製、粘貼、轉貼、發貼」等方式發表國際國內時事評論和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言論和信息100多條,去年9月被當局以所謂「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被彭水市公安局勞教二年。這是繼去年重慶市民方洪罵薄熙來一坨屎被勞教案後,另一起因言獲罪案被披露。

任建宇因言獲罪被當局勞教二年

據網上消息,任建宇系2009年7月從重慶文理學院本科畢業,在校期間表現良好,畢業前的頂崗實習獲重慶市教委通報表揚;畢業當年獲重慶市選派到彭水縣郁山鎮擔任大學生「村官」,擔任「村官」結束後,2011年8月18日,被彭水縣擇優錄用為公務員。

而此時,他被重慶警方「查獲」在其QQ空間,騰訊微博上關注、瀏覽、複製、粘貼、轉帖、發帖等方式發表國際國內時事評論和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言論和信息100多條;鼓吹西方政權模式;攻擊「黨和政府」,被送勞教。

四川成都專欄作家何三畏在微博上替任建宇呼籲。他表示,關注這個人,他進去一年了,情緒低落,經常生病,140斤的身體瘦去30多斤!他的身體和心情很糟糕!

任建宇在上大學期間,母親突然病逝,和父親相依為命。其父現在重慶一處工地打工,因為兒子被勞教,上一個新年都沒有回家。他第二位最親的人是外婆,已八十多歲,常念叨著孫子。其女友代他去看外婆,安慰外婆說建宇去新疆工作了,為此還托人從新疆帶些特產回去,外婆勉強相信了。

何三畏還說:「任建宇有一位女朋友,中學同學,文理互補,互相促進,考上大學,現為重慶某地英語教師。她說,任建宇是可靠的人,值得托付,他勞教後,她從來沒有猶豫過,包括她的家庭的疑慮,也沒讓她動搖。她惟一有點嗔怪他的是,總說想讓她帶書去,就不說想看我!

任建宇的女朋友每個月去探視他兩次」。要知道,那情景是多麼戒備森嚴,就像我們在電影裡看到那,是隔著玻璃說話的。就為了這個的機會,年輕的英語教師得花兩天時間,第一天下午到重慶住下,第二天大早往涪陵——就是最近一本英文翻譯的流行書《江城》所述的地方,他的戀人被關在那裏勞教。」

此貼立即引起民眾的關注,有民眾表示,萬惡的勞教,思想審判,廢除勞教惡法。

杭州「無量摩柯」表示,這狗屎的法律依據是甚麼?批評政府是公民的權利。彭水縣,你xx的要出名了。

湖南民眾「說書者一枚」表示,當轉發一條微博,人們都會擔心被跨省時。這就是民族之哀,國體之殤。

福建民眾「白堊紀的冰河」表示:薄都已經完蛋了,重慶模式完蛋了!還不快點放人!

[[2]]

圖為勞教決定書。(網絡圖片)

中共畏懼鼠標 害怕「謠言」攻擊

在任建宇案之前,發生在2011年4月間的「一坨屎」案曾驚動全國。重慶市民方洪去年4月28日因在微博調侃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和重慶市前公安局局長王立軍被判處勞動教養一年。

由於對重慶法庭不公正審判北京律師李莊的事情感到不滿,2011年4月21日,方洪以「方竹筍」的筆名在微博上寫下一首嘲笑薄熙來和王立軍的打油詩:「勃起來屙了一坨屎,叫王立軍吃,王立軍把這坨屎端給檢察院吃,檢察院端給法院吃,法院端給李莊吃,李莊的律師說,李莊不餓,誰屙的,誰自己吃。」

當天晚上方洪便被涪陵公安局傳訊,並被要求刪除博文,方洪照做。第二天,20多名警察到他家裏將他逮捕。在沒有審判的情況下,方洪被判勞教一年。他的兒子方迪因向外界求助,也被以「收容他人吸毒」罪名判監14個月。

方洪提出上訴,要求平反。今年6月29日上午,「一坨屎」案開庭,方洪勝訴,並撤銷被告對原告的勞動教養決定。

自王薄事件發生之後,中共高層大量醜聞在國際社會曝光,真相大量曝光。為了今年18大政治局常委的搶位戰,各方勢力都利用媒體造勢,各種輿論導向層出不窮,謠言四起,真假難辨。

今年4月中共媒體正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謠言」嚴打,幾乎所有官方媒體的版面,都有關於「闢謠」的評論文章,一種鋪天蓋地之勢,有些給人以回到文革的感覺。好像回到那謠言滿天飛、當局大肆闢謠和抓人的動盪年代。

4月8日央視《新聞聯播》說:「一些人只需輕點鼠標就詆譭他人名譽,破壞穩定,甚至危及國家安全。」 節目播出後,立即引起民眾一片哄笑,人們驚嘆中共不是號稱強大嗎?怎麼連小小的鼠標輕輕一點都能受到危害?還有民眾製作出「怕鼠標」的專制者圖片,惡搞一番。

對於央視將「輕點鼠標」與「危及國家安全」聯繫在一起,網友們紛紛調侃原來社會主義社會是多麼的脆弱和不堪一擊,隨便動動鼠標就可以破壞的顛覆的。一時間,「輕點鼠標」成為微博熱詞。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姜維平:薄熙來踐踏憲法又一鐵證
姜維平:薄熙來為甚麼公開搶劫李俊?
因網上譏諷薄被勞教 作家向薄熙來要真相
薄熙來下台 「一駝屎」言論勞教者受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