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灣城」停擺 台商利益受損

人氣 8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台灣《聯合晚報》報導,ECFA(兩岸經濟協議)雖然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但投資糾紛屢見不鮮,逾百家台商有意前往「北京台灣城」設攤,不料,因大陸的開發商在當地傳出租約糾紛,讓原本今年5月要開始營運的「北京台灣城」,突然停擺,連帶使得30家已投入逾千萬資金的台商,急得像熱鍋螞蟻,擔心血本無歸。

投資保障協議漏洞多

受害的台商抱怨,兩岸雖然已簽署投資保障協議,由於該「北京台灣城」商場是由陸商經營,因此,投資台商的角色像是「房客」,未受保障,他們認為,台商在投資大陸的保障上,漏洞仍多。

「北京台灣城」位在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鄉,由大陸一家土地開發商建商場經營,以30年經營權向當地政府承租土地,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內含200個攤位的購物中心、高級酒店、公寓,2009年獲得北京市豐台區政府認可,要打造一座具有「寶島」特色的經濟商圈。

據該報引述,大陸郭姓開發商獲得土地承租權,開始整地,埋設管線,興建水電設施,蓋了樓地板面積1.1萬平方米的二層樓建物,砸下人民幣1.5億,在台灣的招商過程順利。

不料到了2010年,出租土地的蘆溝橋鄉小屯村,竟以開發公司遲交一期土地租金為由,要求解約,開發公司不服,認為是對方惡意不收租金在先,再找藉口毀約,提出仲裁,結果開發商雖保住商場等地上物,但商場大樓前廣場卻判歸還該村,致「北京台灣城」商場仍無法營業。

台商代表劉建宏稱,「北京台灣城」賣場原本應在今年5月開幕,現在不只沒開張,小屯村政府多次到賣場破壞建物、裝潢等,在北京市竟會發生這種事,令他感到很不可思議。

台商受損慘重

美新科技製藥執行長黃志達說,他的公司在美國,除了損失人員往返的出差費,保健食品備料都有保存期限,開發案停滯,讓他損失超過100萬人民幣;中華世界模特兒選美協會發起人張明珠,有意進駐美容沙龍,開始進貨、展開人才陪訓,現在所有步調都被打亂,商譽也受損。

劉建宏表示,還有台商向銀行抵押在台的產業獲得貸款,購買的物料現在都堆積在倉庫,都交了定金,若再拖下去,食品要過期,服裝會過季,電子產品會被更新換代,損失無法估計。

大陸開發公司說,是當地保護主義作祟,豐台區政府明明可以出面,向盧溝橋鄉小屯村做調解,結果卻不作為。

不宜貿然投入不熟悉商城

經常帶台灣廠商到大陸開拓市場的台灣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黃文榮表示,沒有聽過「北京台灣城」,現在大陸在鄉下弄幾個店面就做名品城,實在不宜貿然投入。他覺得,應該找台商在大陸設的現有通路。

南投縣:未引介投資 無善後問題

南投縣長李朝卿表示,去年他確曾參訪過「北京台灣城」,但南投縣政府未曾自行或引介他人投資。

南投縣長李朝卿說,去年初到北京中央電視台錄影談九二一大地震的救災和重建。錄影結束後,一行人拜訪跟隨北京的「全國台灣同鄉聯誼會」的南投縣籍的總會長到隔壁的「北京台灣城」參訪。不過,當時覺得租金偏高就沒有再細問與動作。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吳惠林:「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不簽也罷
台日投協簽定 「空協」受中共阻擾?
維基解密:中共利用ECFA促政治談判
劉正義:ECFA真的帶來農業效益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