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治理經濟不能靠長期服用「激素」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12日訊】郎咸平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一書中稱,長期服用過量的「激素」,長期嚴重超發貨幣,嚴重舉債擴張財政。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和稅負過重,導致製造業迅速衰落。

郎咸平在中國證券網刊文稱:「我們現在面對的相當一部份經濟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長期以來奉行經濟增長壓倒一切,我們從上到下很多人腦子裡已經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也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分配政策、社會福利政策、教育政策等甚至法律法規都要為經濟高增長保駕護航,連住房、教育、醫療、旅遊、文化這些在很多發達國家都不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領域,我們也為了經濟增長,而不顧一切地搞活。而在宏觀經濟上,就像有些短視的農民,為了高產就不顧土壤板結,而一直濫用『化肥』,我們長期以來,為了經濟高增長,一直在濫用凱恩斯主義。」

郎咸平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一書中寫道:「凱恩斯本來的意思是說在經濟略微不好的時候適度刺激經濟,可是我們卻長期服用過量的『激素』,長期嚴重超發貨幣,嚴重舉債擴張財政。這樣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稅負過重,進而導致本來我們最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迅速衰落。」

他稱:「多印的票子不僅僅推高了物價,還大量湧入不動產,推高了房價、地價和租金。在盲目政績導向下,擴張的財政不僅在基建領域裡低水平重複投資,更使得產業升級無以為繼,政府只給自己認可的項目十足的好處,而企業家自己願意投資的產業不得不面對繁重的稅收。原因很簡單,前面的錢是後面來的。可以說,政府每投資成功一個企業,其代價就是一堆本來能活得好好的企業陷入困境。」

「我們這種『濫用化肥』的經濟增長並不是健康的成長,我們總愛操之過急。」

郎咸平認為:「我們現在迫切需要以目標管理制來提升政府的專業水平,更要以法定的目標來約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為。同時要在當前行政架構下加強問責,以獨立的政策評估部門,提高問責和行政專業水平。」

他說:「我們不應該再讓貨幣政策盲目地服務於經濟增長,更不應該把貨幣刺激當成經濟增長離不開的長期『補藥』。」

郎咸平表示:「當務之急是遏制地方政府的舉債投資衝動,調整商業銀行目前的粗放管理模式,走出現在這種「上市圈錢,補充資本,大舉放貸,再去排隊『圈錢』的怪圈。」

(本文有刪節)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郎咸平稱中共金融政策基本癱瘓
郎咸平言金融海嘯將至  中共政策才是危機
郎咸平:中美物價對比折射中國社會病態
郎咸平:2015年中國經濟徹底崩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