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情緒衝擊日本企業 專家:兩敗俱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近期中國反日情緒高漲,專家擔心,這肯定會拖累日本企業在中國的銷售和生產,也會讓他們進一步反思過於倚賴中國市場和製造是否妥當這個問題。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週二(18日)在東京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日中關係的惡化「令人遺憾」,讓多年來的兩國經濟關係改善受挫。日本工商會會長岡本正稱此一情勢「嚴重」,並呼籲兩國展開高峰會談來解決動亂背後的領土糾紛問題。

日本永旺株式會社(Aeon Co)在中國擁有35家連鎖超市,近期關閉了30家超市,週二說計劃重新開店。永旺株式會社發言人津末浩治說:「情況非常膠著,因此我們每天都要做決策。但我們並沒有放棄中國市場。」

香港市場研究公司數庫財務咨詢有限公司(ChinaScope Financial)研究主管朱超平(音譯)認為:「日本汽車、照相機等電子產品在中國的市占率可能會快速滑落。」

惠譽信評公司週二在報告中說,「一旦衝突進一步升高,日本汽車與科技產品製造商的評等可能會有下調的壓力,日本企業在中國的營收和聲譽至少在短期會受影響。」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日本企業因此而宣佈永久縮減在中國製造的規模或退出中國市場。但部分專家擔心,反日暴動和抵制日貨的運動將持續影響日本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日中貿易幾個月,甚至是幾年。

日本總研首席顧問高橋進說:「在這個時點,反日情緒不能快速溢出瓶外,不然至少幾個月內將對日本產品在中國的製造和銷售產生負面衝擊,」「短期而言,它將衝擊日本更多,但長期可能加速日本將生產線撤離中國。」

據統計,中國目前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2011年佔日本的進出口比重達21%,高於對美貿易的12%。此外,日本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每年貿易量達3,450億美元(或比重9%)。

有鑑於此,部份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共可能不會允許反日抗議長久持續下去,否則將傷害到中國的經濟前景。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保釣事件 國際媒體聚焦中國各地反日抗議
經濟學人:反日抗議考驗中共維穩
華郵﹕鼓勵兼控制國內反日抗議 中共玩兩面手法
英國駐華使館提醒國人在中國旅遊注意安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