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夏季專題—你忽略了甚麼?(五)

破除夏日五迷思 健康一夏無負擔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小玫編譯)炎炎夏日,常讓人口乾舌燥、汗流浹背。許多人夏季容易出現疲倦、精神不濟、心煩、食慾不振或昏昏欲睡等症狀。究竟夏季該如何保養,又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呢?夏季又有哪些生活習慣,可能成為危害健康的元兇呢?

MSN 網站提供了以下大眾常有的健康迷思及不良的生活習慣:

一、被水母螫到後,尿在傷處可以止痛:

史丹佛大學急救醫療系(emergency-medicine)醫學博士保羅‧奧爾巴克(Paul Auerbach) 表示:尿液並沒有被證實有止痛效果;但醋的酸性確能減緩疼痛。因此,若不小心被螫到時,可將紙巾弄溼,沾一點家用的醋,並敷在傷口上約三十分鐘,然後,以藥房能買到的膚可治藥膏(hydrocortisone cream)塗抹在任何發癢的地方。但倘若開始感到暈眩、作嘔或起疹子,可能是有過敏反應了,必須趕快去看醫生。

二、進出冷氣間會讓人生病:

如果您開始有充血的症狀或擤鼻涕,應該是源於夏日的過敏症,肺臟學家奈爾‧斯坎特(Neil Schachter)表示:「有過敏症狀的人,即便是碰到小小的敏感事物,例如從一個空氣清新的環境,進入到一個充滿大自然刺激物的地方,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因此,若您的症狀是極度敏感的話,在又熱又溼的天氣裡不如待在室內,因為這是戶外過敏原最氾濫的時候。此外,為保持屋內無灰塵及黴菌,可以每個月清理冷氣空調的濾網,或買一台高效率空氣過濾器,將空氣中99%污染物去除掉。

三、打雷的暴風雨天中,躲在車裡最安全:

美國國家氣象局的雷電專家約翰‧詹森尼斯(John Jensenius)表示:「在車內是安全的,但並不是因為橡膠輪胎的關係。」車子的外框就像一個鐵籠一樣,如果被雷擊中的話,閃電將會在車子的外框流動(鐵是很好的導電物,而橡膠不是)。

因此,如果在暴風雨的天氣裡開車的話,可別碰金屬的門把或是收音機鈕,因為收音機的鈕也跟外頭的天線相連通。

四、夾腳拖鞋對腳是健康的:

曼哈頓區的足科醫師賈桂琳‧蘇泰拉(Jacqueline Sutera)表示,大部份的夾腳拖鞋沒有適當的足弓支撐物、軟墊或吸震裝置。因此,若穿夾腳拖鞋整個夏天的話,很有可能導致腳神經疼痛、腳跟疼痛、腱炎及足背緊繃。

如果很難完全避免的話,也許可以試試購買至少有四分之三英吋半墊及內建支撐物的拖鞋;更好的是繫帶式的涼鞋。再不然,試試海灘楔型鞋(約三英吋高),能提供整片腳掌更多的支撐、幫助平均分攤體重。

五、在水池游泳過後,就等同洗完澡:

思考一下,大部份人在游泳之前並沒有先沖洗,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公共衛生學碩士米雪兒‧何拉莎(Michele Hlavsa)表示,「個人保養產品裡的化學物質、汗液及化妝用品會干擾氯,使氯的消毒功用無法發揮。」

而公共泳池可能佈滿了不好的物質,像是隱孢子蟲病(cryptosporidium),這種物質能造成腹瀉、耳朵感染及皮膚疹。在游泳過後洗個澡能沖洗掉皮膚上的細菌、減少致病的可能,但只用肥皂快速沖洗可能還不夠。

夏季的高溫,往往是病毒氾濫的季節;而又因為炙熱的高溫使得人們偏好飲用些生冷的食物。對此專家提醒,一定要注意食品清潔,並保持少油低鹽的清淡原則,才能達到養身保健的功效。

(責任編輯:唐依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