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漠視社會運動 張懸:別喪失說話權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2013台北國際書展開幕,31日在書展藍沙龍區域,邀請歌手張懸、傳播學者管中祥,對於近日環保、弱勢,包含樂生、反媒體壟斷等問題進行討論。張懸認為,當大家看到這些人在抗議時,不該忽視其抗爭背後的原因,絕非單一事件這麼單純。她說:「有時不服從的本身,是避免喪失自己的話語權最好的方式。」

對於傳播學者,以及另類流行歌手的對話,雖然不同領域,但是對社會議題卻是同樣關注,管中祥自嘲,「很多人說這是個奇怪的組合」。他也感嘆,有時社會常把這些反抗、不服從當成一種「滋事」。

不過回顧高中公民課本,很多所謂的滋事在教科書裡都有,也是社會進步的來源,只是在生活中沒有實踐的機會,如果老師要訓練老師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就要有接受學生批評的雅量,而非只是關注在禮貌事件上。

關於學生參與反媒體壟斷,管中祥表示支持,他說這些社會運動,可以提出各種觀點讓社會有基會去對話,起到轉動社會的效果,不斷促成社會對話的方式,這是一種進步。

先前在演唱會中發言支持反媒體壟斷的張懸認為,這些事情在台灣本來就應該發生,也是社會應必經的發展,有些可能暫時看似曲高和寡,或是讓大家易陷入迷惘的議題,但是相信在社會上長時間的辯證之下,會逐漸讓更多人關心,她呼籲,「這並不是一張學生在做的考卷,而是社會必須關心重視的議題。」

「無知是最好的控制」,管中祥說,如果新聞越來越瑣碎化,刻意忽視不報導國光石化、美麗灣、旺中案,反而越來越多行車紀錄器、藝人微博、臉書的內容做為主要內容,我們就不知道這價社會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對於近日的抗議事件,比如大埔農地、華隆工會、反媒體壟斷等等,無論是源於政府的某些事件、政策,或是媒體欲引導大眾活在那個被塑造出來的社會狀態;張懸提到,假如大家放任、盲目跟隨,將會一點一滴剝奪自己的說話的權益,最終只能悲憤的被迫選擇服從。

像這一類的不服從,不只發生在知識份子身上,有時候在一些特定的年代,不論是國家、環境,甚至是人權,當大家再也不能忽視時,所謂的不服從,就變成在文明社會裡,成為不用流血,卻是最強悍的武器。◇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