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興有田燒 傳統兼新潮設計

人氣 52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7日專電)發源於日本佐賀縣有田町小鎮的陶瓷器「有田燒」,早年曾經由台灣拓銷到歐美,風光一時。但近20年來生意漸衰,業者正思考如何振興有田燒。

發源於日本佐賀縣有田町的瓷器稱為「有田燒」,曾拓銷到歐美,風光一陣。但因高價,加上日本人飲食文化改變等因素,生意走下坡,業者正思考重振。(中央社)

有田町歷史民俗資料館館長尾崎葉子解說有田燒歷史指出,日本瓷器源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朝鮮的陶工李參平來到有田町,在泉山一地發現陶土,展開燒瓷工作,因此有田町的陶山神社供奉他為陶祖。

日本佐賀縣有田町歷史民俗資料館館長尾崎葉子在源右衛門窯古伊萬里資料館表示,日本的瓷器史源自1610年代來自朝鮮的陶工李參平在有田町泉山發現陶石。(中央社)

當年豐臣秀吉出兵朝鮮(1592至1598年),將朝鮮陶工引進日本。後來日本酒井田柿右衛門確立新的燒瓷技法。1650年代起,有田燒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銷往歐洲。

1659至1689年間,每年有數萬個有田燒陶瓷器外銷歐洲,成為歐洲王公貴族的珍藏。當時是從伊萬里(IMARI)港口出口,所以在歐洲有田燒稱為IMARI。有田燒的傳統技法更影響德國麥森(Meissen)陶瓷。

日本佐賀縣有田燒業者表示,除了要守住傳統技法,還要創新。研究有田燒專家說,1659至1689年,每年有數萬個有田燒商品外銷歐洲,受王公貴族珍藏。(中央社)

尾崎表示,日本最早燒製陶瓷是受到中國的影響,日本陶瓷可謂「中國是父親、韓國是母親」。雖最近日本與中、韓發生島爭,但陶瓷研究專家交流仍頻繁,日業者打算爭取將有田燒登記為世界遺產。

她說,明末清初鄭成功活躍的時代,有田燒經由台灣,透過西班牙船隻銷往美洲。

目前有田町約有100座窯,人口約2萬多人,當中有6成人口從事有田燒相關工作。

創業260年的「源右衛門窯」店長小島大二郎表示,現在有些速燒陶瓷因價格低廉在市場上較普及,但有田燒的傳統技法採分工制,無法大量生產。

他說,源右衛門窯目前的營業規模與顛峰期相比,約降至1/4,必須思考如何守住傳統工藝,也要創新,譬如製成有田燒萬花筒、鋼筆等受歡迎商品。

相關新聞
星科技富豪買陶瓷器助落難的大陸商人
景德鎮陶瓷器博覽會 作品目不暇給
金管處出版金門地區使用的陶瓷器文化探源
日本最早燒製瓷器——有田燒(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