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他的堅持 土芒果麻雀變鳳凰

人氣: 102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達人帶路系列(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25日電)為提升土芒果形象,潘連進歷經7年改良,不但創全國土芒果藥物殘留符合輸往日本的標準,而且還將傳統的綠皮土芒果改良成金黃色。

屏東農民潘連進(左)將傳統綠皮土芒果改良成金黃色,而且還通過藥物殘留輸日標準檢驗,準備挑戰日本消費者挑剔的味蕾。(潮州鎮公所提供)

「土芒果如果再不改變形象,就快被邊緣化」,從國中就在芒果園幫父親忙,今年38歲的潘連進高職畢業後,成為全職的芒果果農,眼看著土芒果因不耐放、賣相差,逐漸被邊緣化,潘連進決心要提升土芒果形象。

「第一步先做的是降低土芒果的藥物殘留」潘連進先到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上課,重新學習土芒果的管理和栽培技術。他說,土芒果因易受果蠅威脅,病蟲害嚴重,在採收前,農民得不斷噴灑農藥,這是土芒果一直無法逃脫的命運。

潘連進說,一開始他用半園的土芒果做實驗,先將芒果矮化,以便利套袋。第一年,100多棵的土芒果全部爛在所套的袋子裡。

愛文芒果因結果較少且利潤高,適宜套袋,但一棵土芒果樹約可結300多粒芒果,每粒土芒果套袋,材料費不算,還要人工套袋和採收費用,全台灣沒人把土芒果套袋,潘連進的「異想天開」不但芒果農笑他「呆子」,連家人也不支持他。

第一年的失敗,讓潘連進更孤獨,沒人看好他。但潘連進很堅持,「我就是要改變土芒果的窮酸命」,他再請教農改場專家,知道在套袋前就要做好百分之百的蟲害防治。第二年,他果然解決了套袋問題,成功防治蟲害。

解決蟲害後,潘連進緊接著想為土芒果改變形象,他原以為套袋後,能夠讓土芒果的形象有所改觀,但發現,除了不長蟲外,外觀上還是原來的樣子。

苦思了許久,潘連進想到金煌芒果原來是綠皮,因為套了黑色袋子阻斷光合作用,才在成熟期轉變為金黃,於是他嚐試把原來所套的白色套子,改成黑色,果然將綠皮土芒果變金黃色。

「金黃色的皮,真的很漂亮」,38歲的潘連進興奮地這樣介紹他改良成功全台獨一無二的土芒果,今年首賣,網路上賣1公斤新台幣150元,是一般土芒果的3倍,扣掉套袋等所有的成本,仍比傳統土芒果的利潤多了1/3。

潘連進表示,去年他不敢賣,把採收的金黃色土芒果送給親朋好友吃,試消費者反應,結果佳評如潮,潮州鎮代表會主席陳貞亮吃後,驚為天人,認為一定要推荐為潮州特產。

克服蟲害與改良外觀後,潘連進剩下的挑戰,就是壓低藥物殘留。去年,他把芒果送藥檢單位,結果幾近零檢出,「簡直比中樂透還高興,全台灣沒有人將土芒果送藥檢,主要就是不可能做到標準」。

「現在,我的土芒果藥物殘留是輸日標準」潘連進自豪的說,至今台灣還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像他這樣。

將土芒果整個從體質改變,整裝換面橫,高職學廣告設計的潘連進,親自為他的金黃色土芒果設計、製作禮盒包裝,簡單的牛皮紙盒,中間鏤空可以看得到金黃色土芒果,潘連進說「要讓消費者知道禮盒裡的東西才是寶」。

越來越多的土芒果果農打電話向他詢問種植技巧,潘連進說,他鼓勵潮州鎮的農民種植金黃色土芒果,因為潮州地區的土質適合種土芒果,不適合種愛文芒果,有更多人種後,就有外銷能量,農民可以得到更高利潤。他期待金黃色土芒果,能攻破日本消費者挑剔的嘴,成就新的「台灣之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