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共和黨市長候選人洛塔訪中華公所

取中文名羅德 爭取華人選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10月7日,紐約市長共和黨候選人洛塔(Joe Lhota)再次拜訪紐約中華公所,並拜訪唐人街小商家,此次拜訪廣受關注﹐吸引眾多中西媒體的記者到場採訪。

洛塔宣布了他的中文名﹕羅德,希望能為他帶來更多華人選票。羅德曾於8月底初選前夕拜訪中華公所,時隔一個多月在他59歲生日當天又再次來訪。他表示,正式拜訪外,他其實來過唐人街多次,無論是唐人街還是法拉盛、布碌崙日落公園,華人社區是充滿活力、關係緊密的社區,要成為紐約所有人的市長,就要深入每一個社區,傾聽、了解他們的需要。

羅德隨後走訪中華大樓下的商家。(蔡溶/大紀元)

羅德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靠當警察的父親打兩三份工、母親做兩份工和努力存錢,進入中產階級,也讓子女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這個經歷給了他「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的價值觀,他希望紐約市的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

如果成為市長,羅德表示將努力為所有社區創造工作機會,增加足以養家的工作崗位,提供更多的培訓,改善公共教育系統,確保給教師足夠的資源,降低犯罪率、保證紐約人的安全。他說,不斷拉高的租金和各種費用的上漲,令紐約市的中產階級被逐漸榨乾、以致逐漸消失,市長必須利用創新的財政政策,使紐約成為每一個家庭可負擔生活的地方。

被問及對聯邦政府關門的看法,身為共和黨的羅德表示,他從來不認為應該關閉政府。而對奧巴馬大力推行的醫保,他說並不相信defunding(停止對奧巴馬醫保法案注資)有效,但他希望延遲實施,延遲到政策的細節、規定都就位。

中華總商會董事長于金山對羅德的一些政見表示讚同,認為紐約一向是中產階級為主的城市,目前面臨兩級化的危機,「只有最窮的人住在政府樓,最富有的人住海濱,那這個城市將變成雙城記。」

于金山並讚同羅德降低犯罪率的政見,「羅德曾在朱利安尼時代做副市長,朱利安尼是把紐約整個轉變的市長,在他之前紐約每年的謀殺率2,400件,他上臺後降到現在的400件,現在紐約每年有5千5百萬游客,在整個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逆勢而上,主要就是紐約的治安好,大家願意投資,有錢人願意搬進來,遊客每年增加,如果每一個遊客都來唐人街的話,不得了﹗」

羅德隨後走訪了中華大樓下的商家,詢問他們的生意,有何需要。不少商家回應,希望羅德如果當市長,要給華埠帶來更多遊客,繁榮華埠經濟。

羅德隨後走訪中華大樓下的商家。(蔡溶/大紀元)

(責任編輯:艾瑞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