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素 :曼德拉的尊嚴

辛素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11日訊】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走了,去參加他葬禮的人包括超百位國家領導人、皇室貴族和宗教領袖,據說曼德拉的葬禮規模不會亞於教皇。

作為一位黑人,在種族歧視嚴重的南非,在95年的人生中,他持續不懈為了爭取民主、自由、公平權利而鬥爭。現在,他走了,各族人民自發在世界各地為他舉行悼念活動,91位國家級領導人親赴南非的索韋托鎮為他送行,包括加拿大總理哈珀夫婦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伕婦,這是曼德拉所贏得的尊重。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不會因為膚色、金錢和權力去蔑視任何一個民族或個人,只要這個人或民族擁有人們普世公認的誠實、善良、謙遜、勇敢的美好品質。

在多倫多有一所以「納爾遜‧曼德拉」命名的小學(Nelson Mandela public school),該校坐落於市中心Dunas街和Don River路交界處,曼德拉訪問加拿大的時候還去該校訪問。這是幢建於1853的3層樓,曾經是加拿大最大的學校建築。和其他西式古建築一樣,從外觀上看,這所大樓很有些深宅大院的貴族氣勢,樓內走廊上掛滿了該校歷屆畢業生穿著校服的畢業照,我的長子曾在這所學校就讀過。2001年11月17日上午9點35分,曼德拉在這裡舉行了一場演講,之後,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作為曼德拉,他把一個普遍認為沒有可能的事變為了現實,在種族隔離非常嚴重的南非,曼德拉最終當選為南非歷史上第一屆黑人總統,那是1994年5月9日。

在這個世界上,大凡能夠讓人們記住的人無非兩種。一種是臭名昭著,他們讓世界陷入混亂和流血,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一種是給世界帶來和平希望的人,他們是打破種族隔離的精神領袖——曼德拉、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聖雄甘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

有人認為,甘地的非暴力運動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當時的印度是英國殖民地,而英國是講法律,並有基本人性;也聽到類似的說法用在馬丁‧路德‧金的身上,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如果馬丁‧路德‧金生在中共治下的中國,那麼還沒有等到公平實現的那一天,他已經死在中共的監獄裡了。

我並不反對以上的說法,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地是,天上不會自動掉下餡兒餅,任何成果都是通過努力和犧牲得到的。在曼德拉67年的反種族事業中,南非的少數白人統治政權最初看起來就像鐵桶般堅固,在這個過程中,曼德拉也遭遇了長達27年的牢獄之災。但最終,曼德拉勝利了,南非人民勝利了, 1990年南非解除隔離,實現民族和解,看似堅不可破的前政權瓦解了。

作為仍然處於中共獨裁統治下的中國人,在悼念曼德拉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他的一生,想一想他為甚麼會贏得世界範圍內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不來自於金錢、不來自於強悍和霸道,她來自於曼德拉不懈追求自由的精神和無私付出。

中國也正在興起一場非暴力的精神運動——「三退」大潮,即中共成員發自內心的退出共產黨、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這是一場在精神上退出中共、解體中共的民間運動,正如甘地、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所作的一樣,這是一場不使用暴力、卻可以讓坦克、大炮失效的精神運動,她帶給中國和平民主轉型的希望。在1億5千萬中國人已經退出中共、在精神上擺脫中共束縛的當下,關鍵一點是,每一位希望中國走向公正、公平、自由的中國人都要問一問自己,在這場運動中,我做了甚麼?

相關新聞
曼德拉追悼會 4小時排程敲定
印度總統率5人代表團悼曼德拉
悼曼德拉 美現卸任元首不缺席
追悼曼德拉 宿敵美國古巴同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