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狂犬病 古代救命有方(三)

作者:李應達(慈航中醫診所中醫師)

(Fotolia)

人氣: 1358
【字號】    
   標籤: tags:

在古代中醫也有對狂犬病的敘述及治療,例如清朝高思敬的著作《外科醫鏡》中運用地榆敗毒散,就是人參敗毒散加生地榆,紫竹根來治療狂犬病。用法是水煎服用(患者若畏水,先把眼睛用布矇上,再服藥)。

生地榆能涼血止血,瀉火解毒,紫竹根也能治狂犬病,但比較少見,很多藥房都買不到。

書中記載是這麼陳述的:道光丙午年,路過湘潭,看到米船工作人員發病,心腹絞痛,煩躁欲死,醫生不知道是甚麼病。同船有一個人大聲說,不好了這是狂犬病發作,是死證啊,趕快用地榆敗毒散大劑濃煎,一劑神識清醒,再服一劑其病就消失。

治瘋犬傷方 攻下法
此外,清朝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治瘋犬傷方,他引用張仲景《金匱要略》的下瘀血湯,加生甘草一兩。下瘀血湯的組成:大黃三錢,桃仁七粒,地鱉蟲去足炒七個,共同研成細末,加蜂蜜三錢,用酒一茶碗煎至七分,連渣服之。

如不能喝酒的人,用水、酒各半煎服亦可。服後大小便應當下惡濁之物。一天服一劑,等大小便正常,又宜再服兩劑,總要大、小便無絲毫惡濁為度。服此藥者,但忌房事數日,其餘則一概不忌。若治小兒,藥劑減半。妊婦亦可放膽服之,切莫顧忌。

下瘀血湯治狂犬病,是以大黃為君,現代醫學認為桃仁,地鱉蟲有抗凝血,改善血液循環,抗菌,消炎,鎮痛等作用,狂犬病中醫屬血分有熱,蓄血發狂,所以下瘀血湯瀉血分之熱,通瘀血。

狂犬救急方 以毒攻毒法
清朝《醫方集解》,救急良方中也提到凡瘋狗咬傷,急用番木鱉半個,碎切,斑蝥七個,去頭翅足,若過一日,加一個,糯米一撮,慢火炒脆,去斑蝥,取米研末,好酒調服,取下惡物(使體內不好的東西從大便而出)。多日凶者,頭上有紅髮三根,拔去之,若仍然不好,腹內有狗聲音,再加木鱉一個,斑蝥廿一枚,如前製法與服,病癒後再以黃連、甘草解番木鱉、斑蝥留體內的藥毒。

禁忌:三個月不可聽鑼鼓聲,再發則難治,終身不得食羊犬肉。

病情若稍輕者,急於無風處(與破傷風一樣,怕風吹入傷口),捏去惡血(也可用拔罐方法吸出惡血),傷口乾了捏不去惡血時,可用針刺讓其出血,用小便或鹽湯洗淨,搗蔥貼上。(刊登完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