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地方債驚人高築恐掀違約狂潮 致經濟嚴重衰退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根據中共政府智庫信息,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水平」並且對國家快速增長的經濟構成一個顯著的風險。

在分析家開始擔憂市政府借貸兩年之後,中共地方政府似乎已經積聚了更多的債務,到2012年末達到3.3萬億美元,或許比2010年翻番。

紐約時報:地方債台高築或掀違約狂潮和嚴重經濟衰退

《紐約時報》12月24日報導說,這份報告本週由中國社科院發佈,這是最新的一個跡象表明,中共可能太過激進的投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項目,可能掀起一波貸款違約狂潮和帶來一個嚴重的經濟衰退。

雖然許多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在2014年將增長7%,但是對於這個國家的經濟引擎的可持續性有越來越多的擔憂。

在北京,當局在推動再平衡經濟以讓它更加市場化,希望解決低效率和潛在巨大的隱形債務。

在最近幾年,中國增長一直被基礎設施的大筆投資驅動,包括再建高速公路、鐵路、港口、地鐵到購物中心。

全球金融危機削弱增長。但是在2009年,北京支持一個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加速增長和推高房地產價格。現在,分析家說投資熱潮可能已經過度。

「讓我擔憂的不是目前的債務水平,而是增加的步伐。」花旗銀行全球市場經濟學家沈明高說。「但是如果增長步伐減緩,這將對基礎設施增長有一個直接的影響。」

沈明高說,基礎設施支出成為過去十年中國增長引擎的一個關鍵支柱。如果投資放緩,它可能是困難的和痛苦的。

今年早先,北京當局暗示,管理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將是來年的一個高度首要任務。一些官員建議讓地方當局為積累過度債務承擔更大責任;其他官僚暗示,中央政府可能被迫介入並幫助解救一些地方政府。

一個未知數是債務有多少。各種數字差異很大,但是所有人都暗示,僅地方政府債務就達數萬億美元規模。

分析家說,大多數債務被影子銀行活動所掩蓋。這樣的活動通過信託公司和所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允許大量借貸發生在資產負債表以外。

英媒:地方政府債務兩年翻番

《國際商業時報》12月24日報導引述中國社科院一份新的報告說,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可能在2012年末已經飆升到大約20萬億元(3.3萬億美元),將近2010年的兩倍。

國家審計署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顯示,在2010年末,這個數字達到10.7萬億元。

在其他的數字當中,截至2012年,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總的債務達到28萬億元,或者說是GDP的53%。

北京面臨困境:基礎設施投資支持短期增長 將持續積累債務

報導說,中共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說「防止和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將是明年的主要任務。而北京面臨的困境是,它需要基礎設施投資來支持短期增長,但是如果這樣做,它將積累這個國家的債務問題,長期來說將是大的麻煩。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對中國產品的外部需求急劇下降,出口不再是經濟的驅動力。中共政府通過設計一個貨幣刺激來應對,但是它將基礎建設支出的任務大量放到地方政府頭上,地方承擔90%的支出。

雖然基礎建設的財務負擔落到地方政府頭上,但是省市政府卻不被允許直接借錢或出現預算赤字,因為北京擔憂地方當局積累巨額債務無法償還。

設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s)被地方政府認為是財務問題的解決辦法。雖然它們屬於地方政府,這些融資平台可以通過更傳統的方式比如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以及通過影子銀行活動比如信託貸款來籌集資金。

影子銀行貸款相當傳統銀行發行債務三分之一還多

報導還說,根據法國興業銀行估計,中國影子銀行系統的貸款金額相當於傳統銀行發行債務的三分之一還多,或者將近國家GDP的一半,五年前僅佔GDP的25%。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跟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相關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銀行主導的金融系統不再能夠對付融資迅速城市化的需求。」

《中國日報》週二援引不具名消息來源說,中共可能最早三月開始允許城市政府發行市政債券。

目前,地方債券試點跟地方融資需求相比仍然規模很小。只有六個地方--浙江省、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和深圳市--允許自己發行債券。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彭博:地方債飆升 長沙仍巨無霸項目林立
中國經濟三大擔憂:地方債 產能過剩 地產泡沫
大陸經濟危機現死結 財政危機加劇樓市泡沫
武漢負債率高達185% 超過最高警戒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