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家長:能上首爾Dasom學校很幸運

洪梅韓國首爾採訪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洪梅韓國首爾採訪報導)為多文化家庭子女建立的國立高中首爾Dasom學校,2月4日首次誕生了3名畢業生。其中1名畢業生張超(男,22歲)來自中國大陸,他媽媽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該校學習,對孩子的人性方面,對韓國的適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能上這個學校很幸運。

首爾Dasom學校是韓國為多文化家庭子女建立的三所國立高中之一,學生對像為在外國成長,因母(或父)再婚的原因,跟隨母(或父)來到韓國的跨國婚姻家庭子女。

該校設有兩個專業,為電腦媒體和酒店觀光系。上課時,有翻譯老師給予不會韓國語的學生提供幫助。

張超在中國大連中專畢業,當時讀的是酒店管理系。2011年6月他來到韓國。初來韓國的幾個月由於語言不通,他很是苦悶。去年3月,首爾Dasom學校開學後,他插班從高二讀起,讀的是酒店觀光系。

他表示,一年時間進步很大,既學了韓國語又鞏固了原來的專業。他說:「這個學校很特殊,學生不多,還有翻譯老師,老師們非常親切。我原來一句韓國語也不會,很悶。但在這裡很快學會了,還交了新朋友。」這期間他還考取了「酒店服務」資格證。他希望畢業後,等取得韓國國籍,能在酒店或者旅行社工作。

張超的媽媽樸喜子(49歲)來韓國10多年了,她對學校很滿意。她說:「這些老師對學生既像父母又像朋友,在各個方面都很照顧。」她表示,兒子適應得很快,變化很大,變得很懂禮貌,很孝順。原因是,「兒子到這個學校後,首先接觸了韓國傳統文化,韓民族最優秀的東西。」她認為韓國的傳統文化承傳得很不錯。

她建議不能適應韓國生活的多文化家庭子女來這個學校學習。她認為,能上這個學校很幸運。政府關心,國家承認畢業證。韓國語不好也無需擔心,因為這裡還有翻譯老師。對孩子的人性方面,對韓國的適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她還將首爾Dasom學校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作了比較,她認為中國的教育比較封閉,而這裡比較自由開放,老師既像父母又像朋友,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創造能力。

來自台灣的翻譯老師江錦雲也給予了首爾Dasom學校很高的評價。她說,韓國在多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努力,成績很好。首爾Dasom學校是首爾首座多文化高中,學校的老師都經過了特別的挑選,老師之間配合很好。不僅學校的生活,這裡還注重心理和家庭方面的商談。學校的設備也很先進,如電腦媒體專業所使用的電腦都是最新的,非常高級。酒店觀光系每週末都出去實地參觀考察,注重學生各個方面發展。

首爾Dasom學校教導主任李春根(音譯)告訴記者,在這裡上學的學生共有44名,其中70%來自中國,學生們的最大困難就是語言障礙,所以首爾市支援了9名翻譯老師。這裡的學費和學校運作費用也都是首爾市獎學金財團給予支援的。這裡的老師是從別的學校選拔來的。大多數教師使命感較強,愛心較強。

首爾Dasom學校屬於韓國的帶案學校。所謂的帶案學校,指的是為克服現存教育制度的問題而建立的學校,與一般學校教育不同。特點是學生數量少,教育方面注重恢復人性;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計劃;不注重成績和競爭等。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新聞
南韓市民團體認為「混血兒」字眼侵犯人權
南韓為跨國聯姻家庭子女闢建多語學校
韓國仁川市府舉行國際集體婚禮
首爾西大門區舉辦多文化家庭夏令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