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日 海口 捕鰻人 夜行版活動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蘭陽博物館為使民眾更加了解宜蘭,及宜蘭重要產業「捕鰻苗」,規劃了結合「白金傳奇-鰻魚展」及實際探訪蘭陽溪出海口捕鰻人夜行版活動,此次活動報名踴躍,約有20多人參與。2月5日下午四點半集合後,由解說員林宏仁導覽,先看展覽再前往蘭陽溪出海口實際了解捕鰻人的生活。宜蘭的鰻苗占全台的四成,是十分重要的產業。

蘭博導覽員林宏仁表示:全世界有19種鰻魚,台灣有四種,包括日本鰻魚、鱸鰻、太平洋雙色鰻及呂宋鰻。其中日本鰻最貴,其鰻苗一尾180元。

鰻魚的生命史從卵→柳葉鰻→鰻線→黃鰻→銀鰻→交配→卵。屬洄游降海型魚類,在海中出生,於河川中長大,再游回出生地產卵,這樣可以確保基因單存性,而其路徑與鮭魚恰恰想反。產完卵其生命就結束了。鰻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

其出生地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附近,而後順著北太平洋洋流及黑潮而上。黑潮的流速一秒約一公尺,北太平洋洋流較慢些。台灣東海岸因黑潮通過,每年冬天約11月至2月間,在沒月亮的晚上(新月),於蘭陽溪出海口,聚集了大量的捕鰻人,他們有兩大族群,宜蘭在地人及花東原住民。他們夜出日睡,在簡單的鰻寮中過生活(花東原住民),憑著簡單的捕撈設備(青蛙裝、頭燈、燈具、網具、桶子、濾網、白色碗等),忍受濕冷,為的只是溫飽。他們在海裡撈鰻魚苗約10-15分鐘,再上岸整理,從眾多的馬草雜質中去蕪存菁,於過濾網中找出鰻苗(視力要不錯)。

其實蘭陽溪、宜蘭河、冬山河的出海口都在一塊兒。該注意的是鰻苗怕光,所以拍照不能開閃光燈。

簡單的捕撈鰻苗用具(蘭陽博物館提供)

整理清洗後的鰻苗(蘭陽博物館提供)

捕鰻人從馬草中找尋鰻苗(蘭陽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陳玟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