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獺太多 威脅海洋貝類引關注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3月24日訊】 1900年代早期,海獺因其珍貴的皮毛曾被人類過度捕獵,瀕臨滅絕。隨著人們持續不斷的保育工作,海獺的數量不斷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海洋貝類生物受到威脅。
  
原住民和貝類生物採集者說,海獺數量的反彈對他們的傷害已觸及底線。西門菲沙大學副教授所羅門(Anne Salomon)獲得15萬元獎金,計劃在未來三年研究人類的活動對卑詩海岸以及阿拉斯加水域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影響。所羅門已對海獺進行了12年的研究,她形容海獺遠看是一種很可愛的小動物,但如果近距離接觸,它們大如德國牧羊犬。
  
所羅門將與原住民社區合作,通過收集傳統的知識和口述的歷史,根據過去人們獵殺海獺獲取皮毛的歷史,試圖搞清楚甚麼是海獺的正常數量。
  
海獺擁有巨大的臼齒,因為海獺活動頻率高,加上身體缺乏保溫性,需大量進食貝類生物。卑詩貝類種植者協會的執行董事斯蒂文森(Roberta Stevenson)說,海獺對海洋貝類生物的確是個威脅,當潛水員潛入水下尋找像拔蚌時,往往發現是空殼,斯蒂文森認為海獺不應被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歸為受保護種類。

海獺增多促海藻增長 正負影響成對比
  
不過所羅門說:「如果你到西海岸,你會看到成噸的、漂流的海藻床,所羅門海藻床的數量上升如同海獺數量的增長。它有益於吸收大氣中的碳,控制碳排放量。這種對人類社會的正負影響形成了鮮明的差異對比。
  
她指出過去人們為控制海獺數量,海獺獵人獵殺雄性海獺,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因為很多人不喜歡殺死海獺,特別是當人們把它們歸為瀕危物種。所羅門說,有證據顯示目前的海獺數量可能只是過去的三分之一,但沒有人能確定這是一個合理的數量。「我們想要研究的就是我們的沿海生態系統資源與原住民的利益平衡問題。」◇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專訪】歷史學家何曉清:以真相抗衡極權
「為勇氣而行」慈善籌款將於6月2日舉行
卑詩交通運輸年度論壇聚焦基礎設施興建
治療COVID-19藥物Paxlovid進全額補助清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