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記美國公務員生涯兼對華人社會的服務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3月09日訊】與紐約市政府結緣

1971年當我在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完成學業時,適逢紐約市都市計劃局交通處,因首次爭取到大筆聯邦交通部經費,正積極招兵買馬擴充編制,為紐約市從事交通規劃及改善的專案研究。在哥大教授Chester Rapkin(時任紐約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推薦下,幸運被錄用,開始了我37年的市政府公務員生涯(後來還由市政府出面為我申請永久居留)。

在紐約市府70餘個單位中,共有三千個不同的職務,其中85%須經過考試才能變成正式公務員。37年前,我由基層幹起,到紐約市政府技術官僚系統中規劃師最高的職位。我主要都是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曾負責為紐約市完成三十餘項交通運輸專案研究。從1991年至1996年,因擔任都市計劃局交通處的副處長,還增加了行政方面的責任。

在美國這個崇尚以跳槽來改善工作環境及薪資的社會,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我竟然在第一份工作上待那麼久。其實,我個人不但喜歡這個工作,並且也很珍惜這份經歷。因為都市計畫局本來就是個半學術機構,而我們交通處,每年又有聯邦交通部撥款,做各式各樣交通專案研究(包括街道、公路、公車、地下鐵、停車、計程車、貨運、行人及渡輪等),使我在工作中(尤其是當有些專案研究須雇用專業顧問公司時)吸取了很多寶貴的知識與經驗,加上自己在交通處工作十年後,又在聯邦交通部獎學金資助下,再回到學校(紐約理工大學)半工半讀,繼續在交通規劃及工程領域深造。實務與學術的配合,使我慢慢建立了自己在都市交通方面的專精與名聲,也使我有能力在工作之餘,從事其他專業性的活動。在過去26年中,常有機會為海峽兩岸的交通運輸提供協助,1998年還曾擔任一個世界性專業組織「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的總會長。

協助海峽兩岸交通建設

我出生在雲南省昆明市(父親浙江人,母親湖南人),在臺灣長大,對海峽兩岸都有感情。對臺灣交通問題的接觸,應始於我在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選擇以「臺北市捷運系統」為論文主題時。為收集有關資料,我曾於1970年暑假返臺拜訪臺北相關交通機構,除對臺灣交通問題加深了解外,並開始與當地負責實務官員建立良好關係。但臺灣交通界開始對我比較熟悉,卻是因一篇中央社名記者羅繩前先生的專訪。羅先生在我1979年返臺省親時,邀我暢談臺灣的都市交通問題(包括當時尚未定案的臺北捷運)。第二天,各大報皆以顯著篇幅刊出我的看法及建議。或許因當年我曾兩次以哥大建築學院William Kinne旅行獎學金,考察過北美及歐洲二十餘城市的大眾運輸及捷運系統,再加上自己曾以臺北捷運為論文主題,及紐約市捷運本身的相關經驗,該專訪中,我對臺北捷運建言的部分,特別受到當時交通界重量級人物的重視,有幾位並主動與我連絡,變成以後常有來往的朋友,也因此我被推薦於1981年第一次返臺參加「國建會」的交通組,並擔任該組領隊。

時任臺北市長的李登輝先生提到要向紐約市政府借聘我的想法。在回紐約後不久,在徵得我本人及服務單位的同意後,哥德華市長回信給李市長,同意於1982年1月及5月分兩次借聘,而開始了我對臺灣交通的服務。

為臺北市交通服務,曾歷經李登輝、邵恩新及楊金欉三位市長,邵市長還曾聘我為臺北市政府的交通顧問。任務結束時,曾由市府研考會代印製一本名為《改善臺北市交通問題專案研究》的研究報告,內容包括市中心區停車問題及快速道路系統等。或許因此次成績還不錯,緊接著,應臺北縣政府林豐正縣長及高雄市政府許水德市長之邀,先後再於1983年及1984年利用我的休假,返臺以類似方式為兩縣市的交通效勞,每次研究結束時也都提出詳盡報告,臺北縣是以道路交通為主,高雄市則為公車營運及機車問題。

隨後,在1986年至2006年間,又曾多次以不同方式協助臺灣的交通建設。多年來,臺灣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推動輕軌運輸。2001年,應交通部聘請為「輕軌策略研究」之技術顧問。很高興知道,當時討論過的幾個輕軌專案,現在都已付諸實施。

與中國大陸的交通及城市規劃界接觸則晚得多,第一次是於1990年陪先母返湖南長沙探親時。那次只是與北京市、上海市及長沙市城市規劃及交通界專業人士座談,並做專題演講或學術報告。直到1993年我被鑑定為聯合國TOKTEN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rough Expatiate Nationals)Program之Senior Technical Advisor後,再透過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的運作,才有較多機會對大陸交通建設提供協助。

獻身紐約華人社區點滴

在我37年公務員生涯中,令我感到難能可貴的是,能有機會直接或間接地協助服務紐約華人社區。
我的工作單位「都市計劃局交通處」,主要是以都市計畫整體的觀點,來從事交通規劃及改善的業務,每年進行各式各樣專案研究,有針對全市性特定問題的,也有特別針對某一個地區的。曼哈坦區的華埠及皇后區的法拉盛,是紐約市兩個主要華人聚集的社區,在我負責或參與的交通專案中,對這兩個社區有直接關係的包括:華埠堅尼路地鐵車站整修計劃;華埠Harry Howard Square行人交通改善專案;法拉盛地區發展計劃;法拉盛市中心停車問題研究;法拉盛公車改善計劃等。

此外,我在1986年所負責完成的「通勤小巴服務業政策專案研究」,奠定目前紐約市交通局對小巴管理法規的基礎,間接地關係到華人往返華人社區常用的小巴服務。我在2002年負責完成的「Far West Midtown Transportation Study」中,則首次提出延長7號地鐵線(華人使用最多的一條路線)的建議,目前紐約市政府及大都會運輸署,已在推動此項重大交通改善的付諸實施。

在紐約市,主管「規劃」的都市計劃局交通處,與主管「建設」的交通局一直有密切的工作關係,我個人也因多年合作經驗,與交通局一些業務主管建立了良好情誼。因此,從1982年開始,當交通局在華埠推動交通改善計劃時,便向我服務的單位主管情商借調支援,使我能有機會直接協助華埠的改善工作。曾參與的主要計劃包括「且林士果美化及交通改善計劃」及「堅尼路及巴士打街三角島」等。

交通局於1984年開始提出的「且林士果美化及交通改善計劃」,耗資800萬元,應屬紐約市政府幾十年來在華埠推動最大的交通改善計劃,主要為了改善且林士果及相關街道的交通混亂及行人安全,並趁機予以美化。受交通局之託,我一直以市政府與華人社區間橋梁的身分,義務擔任協調的工作。
由堅尼路、窩克街及巴士打街形成的街口,是車輛從西邊進入紐約華埠的大門,也是出地鐵站後行人進入華埠的必經之地。1984年,當我負責審查松柏大廈發展計劃(位於巴士打街及窩克街口)時,首次發覺到此處的嚴重問題。因當時街口的三角只是用白線在路面標示,無法阻止違規停車與交通混亂,進而造成行人安全問題。我於1985年向單位主管建議以專案研究的方式來探討改善方案,1986年專案建議在此興建一個能使人車分離的三角形安全島。在交通局支持下,完成了此三角島的設計,並於1987年6月完工,如今巳成為華埠一個很重要的地標。

能靠自己在市政府的工作關係,為華人社區爭權益,是我最感到高興的事。華埠日漸擴張,卻只有早期十幾條街上有中英文雙語路牌。1984年,中華公所主席李立波透過我向交通局要求更換舊有路牌,並希望擴大雙語路牌範圍涵蓋40多條街道。當時負責書寫路牌的是名書法家,昭倫公所主席譚炳忠。在我與譚先生及交通局往返協調近一年後,中英文雙語路牌於1985年底,在範圍擴大後的華埠街頭全面設置。

在眾多為華人社區爭取權益的事例中,值得一提的還有曾協助修補年久失修的華埠茂比利街。茂比利街因幾十年未曾修補,路面高低不平,既難清理又危險,商戶抱怨多年卻未得市政府的回應。經我與當時市長特別助理譚越、美化華埠協會負責人余保賢,三人分別透過不同管道向市政府反應後,修補工作一天就完成了。

願積極為社團提供服務

工作之餘,我曾參與創建或負責過不少社團,由於長期花時間及精力於社團活動,老友笑我是「職業會長」,也有人覺得我吃力不討好,不值得。我則認為,不論這些社團是同質性的校友會、教會組織或同鄉會,或是學術性及專業性,或是為爭取政治參與及華裔平權,都是很有意義的。何況,我常能透過這些社團,在異鄉結識一些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如果問我當公務員有什麼體會的話,我會說:不將公職當作是職業,而是當作是自己的事業,全力以赴,用心經營。同時參與社團活動,投入其中,樂在其中,而且學會與人相處之道,不斷充實自己。這是我最大的收穫。如今,雖然我即將結束公務員生涯,但與華人社區仍有「不了情」,希望今後仍能發揮餘熱,不讓未來的歲月留白。

◆作者鄭向元是前紐約市都市計劃局交通處副處長及主任都市規劃師。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